通讯员 杨路平
备具、赏茶、温壶、置茶……走进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茶艺实训室,只见茶香袅袅间,学生们正俯身于茶席前,专注地进行茶叶审评与茶艺展示。该专业负责人介绍,作为湖南省内为数不多的茶专业之一,学校承载着一个千亿级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期望。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发起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强商惠农”办学理念,将育人重心下沉至乡村振兴主战场。从智慧茶园的传感器,到助农直播间的特色产品,从炎陵黄桃的全链服务,到茶学院的现代产业学院——商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正在这里孕育新一代“三农”人才。
专业布局,精准对接涉农产业
“我们学校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服务农村流通的使命。”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潘军介绍,建校伊始,学校即为供销系统培养基层干部与技术人才。七十余年来,从服务供销社的“扁担精神”,到如今赋能湘茶、湘菌等千亿产业,“商农融合”的血脉始终未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如何破解“卖难买贵”的流通困境、补齐“人才断层”短板,成为时代课题。湖南商务职院以商科教育破局开路,将服务乡村振兴摆在办学最突出的位置。
湖南是茶叶大省,也寄托着无数茶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茶叶再好,卖不出好价钱,茶农的积极性就会受挫。我们必须培养既能品鉴一杯好茶,更能为这杯茶找到市场、卖出价值的新茶人。”茶学院副院长廖伟表示。
面对产业呼唤,学校“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应运而生。在这里,学生不仅学习茶叶审评与茶艺展示,也学习如何为湘茶打造品牌故事;不仅研究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更钻研如何通过电商与直播让湘茶香飘四海。
“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专业设置必须紧跟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分管教学副校长易兰华说。为此,学校构建了与乡村振兴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农村电子商务”“茶艺与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技术”等一批涉农特色专业相继设立,形成全方位服务乡村的专业布局。
2018年,学校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2021年,又相继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并立项为湖南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在农产品电商直播、农村冷链物流、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乡村文旅开发与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
课堂教学,搬到产业生产现场
“培养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新一代‘三农’人才,必须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开到产业生产现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潘军说。面对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的问题,学校精准施策,打造了一套覆盖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
在湘茶产区,该校商务信息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孵化的“五彩湘茶”项目,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茶叶生产全流程。依托“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设置了从智能监控、机器人采摘、智能分拣、销售预测到质量智能追溯的五大模块,让千百年来依靠经验的制茶工艺实现精准可控的智能参数化管理,显著提升产业效能。
该校电子商务学院师生深入城步苗族自治县,在稻油示范区、奶山羊基地架起电商直播设备,为特色农产品代言。通过构建“真情境、真项目、真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两年学院为农村输送了1300余名电商人才。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农产品品牌故事,为深山优质农产品打造出一张张闪亮的“数字名片”。
茶专业的升级之路走得更远。茶学院不仅投入300余万元建成集教学、体验、营销于一体的茶文化中心,并在2025年牵头成立全国首个覆盖茶叶全产业链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湘茶文化+职业技能”培训,已培养致富带头人34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1400余名,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行”。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产教融合从‘紧密结合’迈向‘有机协同’,构建与乡村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育人大场景’。”潘军说。
就业创业,扎根乡土基层一线
清晨六点,桃源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去,周灿湘已在生态养殖基地忙碌起来。成群的“飞鸡”从枝头轻盈跃下——这些采用野外放养模式的土鸡,栖息之处从无定式。竹林中散布的20余个开放式竹棚,无门无窗,任由鸡群昼夜来去。
“最初回乡养鸡,乡亲们都不理解,觉得大学生干这个‘没出息’。”但周灿湘凭借在学校掌握的电商运营与品牌营销技能,为土鸡设计特色包装,通过社交媒体讲述山林放养故事,成功将每斤售价提升40%,并带动周边80多户农户统一标准、共同销售。
在湖南商务职院毕业生中,这样扎根乡土的“新农人”正不断涌现:李世彪让家乡银器工艺通过电商焕发新生;余燕君作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长期坚守偏远地区公共服务岗位;吴佳轩返乡投身湘西古丈毛尖产业,打造“非遗古丈茶”线上品牌,通过短视频科普茶文化、直播秒杀定制茶品,不仅让古丈毛尖线上销量年增长60%,更带动周边20余户茶农规范种植、抱团发展……
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返乡”,而是作为手握专业知识、市场头脑和数字化技能的“乡村运营官”,为乡土经济注入全新活力。一批又一批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返乡创业,在广袤田野间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
“从棉花检验到茶叶智能检测,从传统市场营销到直播电商,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服务‘三农’的初心。”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艳君表示,“我们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乡村培育扎根一线、建功立业的青春力量。投身乡村振兴,是学校最鲜明的思政特色。”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