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湘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助力“三留守“群体
日期:2024-07-18 18:09

(通讯员 仇柳 杨美腾 贺家欣 何伟)“这次多亏了湘潭大学署期社会实践团来村里精准指导,真的太感谢了”!近日,衡阳市衡山县长江镇宋桥村60余岁宋大爷对湘潭大学赴村社会实践团赞不绝口。

7月盛夏,湘潭大学赴衡阳市衡山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衡阳市衡山县长江镇宋桥村,为期3天的调研中,实践团见证了宋桥村走出乡村、又怀揣梦想归来的青年,积极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将所学的“稻田蛙”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新技术、新理念带入这片土地,携手“三留守”群体,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刚抵达宋桥村,湘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就因村制宣,探索“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稻田蛙”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成功构建了“蛙吃虫、稻遮阴、蛙供肥”的稻田生态系统。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格局,更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了“一地双收”的喜人成效。对此,实践团建议村支两委以入股的方式参与黑斑蛙养殖基地,通过分红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留守在村落的居民开辟了就业新途径,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这幅丰收景象,如今正伴随着“稻蛙共养”模式的推广,在宋桥村的田野上生动重现。实践团实地探访衡山雅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黑斑蛙基地,眼前是一片翠绿挺拔的水稻,耳畔则是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公司负责人曹岳希分享了宋桥村如何因地制宜,将闲置土地变废为宝,发展“稻蛙共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随后,实践团前往湖南省小蝌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公司负责人胡正学的交谈,了解到该公司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整合周边相关养殖户资源,已成功带动上百名脱贫户、聋哑人士及留守群体就业。通过“新模式”与“新技术”的应用,该公司正引领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据悉,此次宋桥村之行,湘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人”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宋桥村的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稻田蛙”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模式的巨大潜力,以及它带给乡村的生态可持续和经济效益。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更为解决“三留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宋桥村的成功实践无疑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预示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