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把油纸伞,“撑”起大产业
日期:2023-08-29 10:1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白培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培生

通讯员 胡孟婷

一缕竹香,亘古绵长。

8月27日,记者驱车来到湘潭县石鼓镇。放眼望去,茂林修竹,良田阡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油纸(布)伞制作技艺,在这里已流传600余年,尤以安乐村、将军村为甚。

从一项非遗工艺,演变为一个非遗产业,石鼓镇依托浓厚的非遗底蕴,将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油纸(布)伞全产业链规模企业达50余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超1000万把,占全国工艺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走出去”“迎进来”,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子

走进石鼓镇安乐村的石鼓油纸(布)伞非遗工坊,一把把陈列在玻璃柜里的油纸(布)伞泛着青黄,透露出浓浓的历史韵味。

“这些油纸(布)伞是100多年前留存下来的,我家祖祖辈辈做油纸(布)伞,到我这儿已是第五代了。”石鼓油纸(布)伞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汉宇介绍。

相传明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时,江西人把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带到石鼓镇,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石鼓油纸(布)伞制作方式,工序繁杂、用料讲究。

“制作一把油纸(布)伞需多长时间?”记者问。

“光是伞架的成型,就得将一根青竹浸泡、煮药水、刮青、劈撑骨、制伞杆、制伞托,做一把成伞需历经大小工序共82道,用时5天以上。”周汉宇拿起一把已敷好伞面的油纸伞,熟练地用布沾上熟桐油,给伞面里外涂抹。

然而,身怀“绝技”的周汉宇,却常常苦恼招不到年轻的徒弟。“镇上年轻人出去读书、工作的多,留在家里做油纸(布)伞的大多是老人。”为将石鼓油纸(布)伞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了解、爱上这项非遗文化,周汉宇迈出“两大步”。

让非遗“走出去”。2016年起,周汉宇组织“非遗进校园”系列研学活动,足迹遍布长沙、湘潭等地的30余所中小学,开展油纸(布)伞研学课程教学180余堂。

将游客“迎进来”。2020年,周汉宇建立的宇昌伞业公司与安乐村合作,共同打造石鼓油纸(布)伞非遗工坊,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目前,工坊累计接待研学学生约5万人次。

随着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以及游客的到来,周汉宇收下一大批年轻徒弟,手把手地传授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不仅是我,所有学习、了解石鼓油纸(布)伞的人都是传承人。”周汉宇乐呵呵地说。

用好创新“法宝”,非遗产业焕发生机

“石鼓油纸(布)伞产业能在这里繁荣发展,我们有靠山、有法宝!”石鼓镇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赵强指着村后的昌山介绍:“昌山有1万余亩南竹资源,为石鼓油纸(布)伞产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这是产业发展的最大‘靠山’。”

“‘法宝’是什么?”记者问。

“创新就是我们的‘法宝’。”赵强笑着说。

传统技艺如何创新?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将军村的湘潭竹宝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区内,几名工人忙着点胶、穿线、上伞面等,一台现代化的数控打印机将一幅幅艳丽的伞面图案快速打印出来。

“传统油纸(布)伞手工生产效率低,特别是伞面要手工绘制图案,费时费料。”湘潭竹宝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江贵介绍,从2005年开始,石鼓镇改良传统工序,运用现代打印喷绘技术制作伞面,产量提升10倍以上,石鼓镇一举成为我国油纸(布)伞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销路怎么办?周汉宇的儿子周乐大学毕业后,带着几名同学回到家乡,结合年轻人喜爱的古风、国潮等元素,定制不同风格的油纸(布)伞。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卖货方式,开辟石鼓油纸(布)伞销售“新赛道”。他也顺理成章成为石鼓油纸(布)伞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

“一段视频就能卖爆一款伞!”运用新平台、新技术,周乐带领团队拍摄制作古风视频,让石鼓油(布)纸伞“火出圈”。目前,他经营的线上平台一天能销出400单,年销售额达700万元。

“石鼓油纸(布)伞产业今年产值可望突破2.5亿元,带动8000余人就业。”石鼓镇主要负责人说,该镇将全力壮大企业规模、引导行业标准建立、打造油纸(布)伞非遗文创园区等,将油纸(布)伞产业打造成湘潭市文旅创新的新亮点。


(一审:余画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