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出行方式;输出“技术、资本、经验”;利用大数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
2017年3月,滴滴与济南交警合作,在济南经十路上安装了首个以浮动车(移动中的机动车)轨迹作为数据基础的“智慧信号灯”。
滴滴出行CEO程维表示,滴滴目前有两个关键目标,一是出租车融合,二是国际化。远期将关注共享汽车、新能源直至无人驾驶。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去的五年,是滴滴出行砥砺奋进的五年。网约车的出现引领了共享经济的潮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滴滴出行与出租车融合,也改变了出行市场的格局。通过数据共融平台,推导出路口的全量交通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滴滴出行“授人以渔”,借助自身发展经验启发其他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共享出行的发展。
此前滴滴出行CEO程维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滴滴出行第一个五年愿景,是打造中国人领导全球的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第二个五年,希望打造世界级科技公司,推动未来交通和未来汽车变革。五年来,滴滴出行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改变
关键词1 共享出行
“用手机软件打车,上门服务、明码标价,以前打车难,现在方便了不少。”网约车用户林先生向记者介绍。之前打车都需要走到主干道拦车,打车要靠运气。
2012年之前,全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打车难”问题,乘客打不到车,出租车司机选择性接单,空驶率居高不下。艾瑞咨询分析,出租车市场供求失衡是最主要原因,而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大重要原因。滴滴出行CEO程维也曾表示“想打车去机场,有时提前两小时都没空车,以致经常误机。”
在此情况下,市场急需一个集中统一的出租车资源调度平台,解决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让出租车利用率更高,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问题,网约车应运而生。
2012年初,国内手机打车应用出现。一时间网约车如雨后春笋,滴滴打车等顺势而生。五年网约车江湖,网约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用户杨先生表示,“有了互联网之后出门真的很方便,滴滴打车,预约好时间,不用等。不得不佩服人类伟大的智慧。”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虽然在滴滴出行之前已有企业入局,但他们做得不大,是启蒙者;滴滴出行的出现才真正推动了网约车发展壮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如今,杨先生长距离出行都会预约网约车,“滴滴方便实惠,我第二天要去动车站出差,晚上就把车预约好了,费用优惠了不少,省去了中间的换乘环节,很方便。”林先生也是网约车的忠实客户,“网约车也不用担心停车难了。”
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网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而2012年手机打车应用陆续上线,一年时间市场获得400万注册量。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服务,在盘活车辆资源、满足用户出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2 融合出租车
“我们的使命之一是让司机受人尊敬,希望能提高司机合理的收入。”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出行价格的增长显著低于CPI增长,这背后是司机群体的收入增长显著低于其他行业,所以滴滴根据服务评分对服务好的司机进行一定的激励,并通过技术明显减少了司机的空驶率。
网约车兴起之初,“烧钱”补贴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一些实惠,与此同时出租车行业也感受到了来自竞争的压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租车不断接入网约车平台,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也促使出租车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形成标准化服务。
“接入网约车系统后,少了一些漫无目的的瞎转,提高了效率。”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对出租车司机而言,空驶状态下接受网约车平台的订单,也是增加了收入。
网约车还带来了一些其他改变。比如说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去做了专车司机以后,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滴滴出行可以记录司机每一次的行为,而服务会影响他接下来的收入。“现在用滴滴打出租车,都可以对司机师傅的服务进行评价,与之前相比是一大进步。”用户林女士称。
出租车和网约车从最初的竞争到后期的融合发展,一直以来,滴滴都通过“互联网+交通”的方式,帮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率,提高运营效率和收入。同时线上支付功能解决了司机线下收钱找零的困扰,让网约车和出租车融合发挥“1+1>2”的效果。
“我认为出租车融合是行业当前的主流趋势。坚信几年以后出租车就是网约车,网约车也会变成出租车。滴滴第一步是出租车的线上化;第二步是出租车的市场化,网约车是市场化的出租车。”程维表示,与出租车融合是滴滴的目标,会持续推进网约车融合方案。
程维认为,在未来的1-2年时间里面,出租车会逐渐地应用网约车很多模式,比如说系统指派模式取代扫街。比如说拼车、站点拼车,比如说用网络评价体系来衡量服务,以服务决定司机的收入。出租车司机不再是简单地用工作时间换收入,那些服务好的司机收入会更高。
有观点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它是现实所需,既符合互联网新兴力量成长的需求,也符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它也是大势所趋,谁都阻拦不了。
关键词3 国际共赢
“不是跟当地的企业竞争,不是去颠覆当地传统的行业,而是把中国的技术、资本、经验,新的‘三驾马车’带到当地,和当地共赢共发展。”9月8日,程维在金砖国家分享经济论坛上详细阐述了滴滴的国际化思路。
根据美国风投数据公司CB Insights发布的榜单显示,全球前5个新经济的独角兽公司里,就有滴滴出行。过去的两年时间,滴滴先后投资了全球七大移动出行平台,巴西的99,印度的Ola,南非、欧洲的Taxify,中东的Careem和东南亚的Grab,以及美国的Uber和Lyft。目前,滴滴出行以超过500亿美元的估值与全球估值最高的Uber不相上下。
交通拥堵是全球都亟须解决的难题,而在金砖国家中不少特大城市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其中,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机动车的保有量达到560万辆;巴西圣保罗有1200万人口,机动车数量超过800万,作为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国家都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交通考验。
自2015年起,滴滴与东南亚的Grab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分享大数据积累及多元化业务的运营经验,在技术、产品、运营、业务规划等领域合作,携手打通本地优势资源,还将顺风车业务引入东南亚。
两年来,滴滴持续支持Grab向着成为本地多元化出行平台的目标迈进,Grab的下载量也逐年攀升,比2013年已经增长了360%。Grab创始人陈炳耀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这种合作保证了我们可以更好地立足当地,尊重当地的市场条件。”
谈到滴滴与99的合作,99创始人向媒体表示:“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城市发展中可以采取更健康、更智慧的方式。我们想要看到街道辟出自行车道,在购物中心之外出现更多商店,用于休闲和社交的绿地遍布整个社区。街道上的车辆更少、人行道更宽阔。随着污染的大幅减少,我们可以获得更宁静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共享经济正在变革我们的出行方式,这样的场景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现实。”
滴滴方面表示,中国有着最复杂的、最庞大的市场需求,在过去五年间,滴滴在城市交通领域已经淬炼出领先的大数据技术能力、产品和经验,并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也为全球未来交通发展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通过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建设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污染和安全问题。
经过5年的发展,滴滴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平台上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相当于全球其他市场所有移动出行市场总量的2倍。
创新
关键词4 出行产品
网约车的出现本身就是互联网发展创新的产物。滴滴出行在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支付习惯,还不断推陈出新、优化产品,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多项业务,打通出行O2O闭环。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
2014年初,滴滴正式接入了微信,大量用户涌入,起初很多司机不用微信支付功能,但随着双方补贴的增多,用户开始习惯微信支付,告别了找零,方便了双方。
进入2014年下半年,滴滴推出新产品专车。从“深耕存量市场”到“发展增量市场”的战略转变来解决市场上 “出租车和出租车司机数量不足”的根本问题。“当时专车的出现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方便又实惠。”用户林先生回忆说。
专车上线提供预约、车费预估的功能。这也让用户更加放心使用网约车,大学生李东(化名)告诉记者,“之前都是出租车打表计费,现在专车有了车费预估功能,心里就有底了。”
到了2015年,滴滴强大的数据系统也在产品上持续得到发挥,如,“合乘拼车”系统,“推荐上车地点”。接踵而来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一系列业务全面上线,而在一系列业务中,首当其冲也是用户价值极高的两大业务线,面向白领上班人群解决其上下班出行通勤需求的顺风车和快车业务。
“有时运气好会碰到开豪车的司机,花出租车的钱坐在奔驰车里,也是不错的体验。”用户林先生介绍,经常也能看到有朋友晒这种经历。“下班路上开车也有一个伴,空着反正也是空着,还能赚钱。”李女士也曾使用滴滴顺风车功能载过大致线路上班族。
程维表示,“路面资源那么紧张,但有很多车只坐了一个人,80%以上的汽车没有坐满座位。很多人的出行方向其实是一致的,所以我们需要大数据。需要在高峰期和拥堵路段大力推广拼车。”
《人民日报》此前评论,滴滴出行推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服务,大量私家车主得以方便地上路接单,分享爱车的同时也分享到市场蛋糕。变化不仅体现在供给规模的扩大,还体现在服务品质的提升。这两年,传统出租车企业也竞相拥抱新技术、涉足新业态。
关键词5 智慧交通
今年3月初开始,济南交警和滴滴出行公司合作,在经十路上安装了首个以浮动车(移动中的机动车)轨迹作为数据基础的“智慧信号灯”。两个月后,成效初显,经十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误时间均下降了超过10%。
受制于城市东西狭长的地形结构,济南的城市交通条件“先天不足”。滴滴建设智慧交通体系,设立了首个“智慧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以浮动车轨迹为数据基础,加入交警卡口、地磁等多元数据,通过滴滴大数据高科技算法,不断优化调整红绿灯配时方案,实现道路交通的高效畅通。
“以滴滴公司为例,他们的机动车实时动态数据价值很大,通过数据共融平台,可以推导出路口的全量交通数据,将数据输入模型中,通过调整参数,‘仿真’出不同优化方案实施之后的交通通行状况,从而给出最理想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上线之后,济南交警还可以根据实时的轨迹数据变化,看到配时方案的效果,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从而让智慧信号灯不断进化。”济南交警支队交通处副处长王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智慧交通体系已逐步在济南、武汉、成都、深圳、苏州、贵阳等国内20多个城市建设。“在基建上没有任何额外的投入,仅仅是靠数据,我们就让现实交通效率提高了这么大的幅度,智慧交通有很大前景。”程维介绍,智慧交通是滴滴今年战略之一,希望将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据悉,为了给“智慧交通”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持”,滴滴专门聘请了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刘向宏担任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全面领导智慧信号灯研发团队,并进行智慧交通多项产品与技术服务的深度探索。滴滴还与香港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智慧交通系统前沿技术、创新技术等领域展开研究,包括机器学习、智慧交通、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并将联合申请各类政府研发项目及重大专项,进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6 人工智能
未来的交通会如何?“30年后市区交通会突破到三维。汽车会飞起来,并建立一套全新的交通规则。这样的话交通资源会无数倍地增加,完全解决拥堵问题,城镇化会进一大步。”这是程维的设想。
程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滴滴今天有两个关键目标,一是出租车融合,二是国际化。明天的目标是共享汽车、新能源,然后是无人驾驶。”
过去20年,大城市的机动车每年增加20%,但道路的增加只有1%,供需这么大的差异,一定导致拥堵。程维认为,发展共享汽车,大家按需使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必拥有。汽车白天在城市里面服务,晚上统一停到郊区去充电,城市里面大量的停车场可以变成绿地和学校。
“希望滴滴能够推动共享汽车,促使汽车总量减少的同时使用率提升。至于一路好心情,我们希望车的服务、车的空间真的能够做到舒适。从这个发展目标看,我们还差得很远,还远没有碰到发展天花板。”程维表示。
他透露,滴滴正在参与雄安新区的智能交通规划。希望实践很多新的理念,包括区域内无人驾驶应用;也希望实验新的产品,包括智能巴士。未来的公交车没有公交牌和固定路线,大数据系统根据需求情况,实时指定上车点和路线。
“我们相信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面,新能源汽车将会率先在运营的交通体系里普及,无论是出租车、全职的专车、快车,还是公交车,因为它们每天的使用量非常大,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加上三到五年的使用成本,综合的成本将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基点,会早于家庭汽车3到5年的到来。”程维介绍,2020年之前,在滴滴平台上将有超过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并且滴滴将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提前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体系。
B02—B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