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江双平
2013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刘力踏上了三尺讲台。她的第一站是新宁县高桥镇长坪学校,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在这里,她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的过程。
2018年,因工作需要,刘力调入高桥镇中心小学。一年后,她又进入新宁县解放小学任教。在这六载光阴里,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带班方法,使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年名列前茅。2024年,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新的追求,她加入新宁县芙蓉学校,继续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线。
十二年来,从长坪到芙蓉,四所学校的辗转,改变的是教学环境,不变的却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学生始终如一的爱心。令人敬佩的是,即便是怀孕期间,她也始终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时刻与学生们相伴。
微课匠心,技术赋能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刘力深知教学不能止步于传统方式。2016年,她凭借精湛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获得邵阳市微课大赛一等奖;次年,她又以更加成熟的作品,摘得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三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深夜她伏案设计课件、反复录制修改的辛勤付出。
她善于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运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23年,她再度获得邵阳市学科命题竞赛一等奖,并参与集体备课获得市三等奖。"刘老师的语文课特别有意思,我们都爱上她的课",这已成为学生们的普遍共识。
班级管理,温度并重
在班级管理方面,刘力注重温度与规范并重。2022年,她所带的班级荣获邵阳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这是对她班主任工作的极大肯定。她在班级内推行"阅读角""心愿墙""小组争章"等创新机制,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2023年,在肄业班质量监测中,她执教的语文学科获得新宁县一等奖,所带班级荣获"优胜奖"。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她日复一日地辛勤付出:每天早出晚归,细心批改每一份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真谛。
心理疏导,点亮心灯
刘力的教育理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小宇(化名)来自单亲家庭,在母亲意外离世后,他的成绩一落千丈,变得沉默寡言,极度缺乏安全感。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力没有放弃,而是给予了他更多的关爱。
她利用课后时间为他单独辅导功课,运用所学的心理咨询知识与他进行深入沟通,慢慢打开他的心结。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小宇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人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刘老师就像我妈妈一样温暖",小宇这样说道。
她用真实感人的故事打动学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2022年,她获得新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嘉奖;2024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体育模型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这些荣誉,是对她双重身份下出色表现的最好肯定。
荣誉加身,初心不改
除了县级以上荣誉外,刘力还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她总是谦逊地说:"荣誉只代表过去,孩子才是我们的未来。"
她坚持开展家访工作,善于与家长沟通,被很多家长亲切地称为"最靠谱的老师"。她所带的班级不仅学业成绩优异,更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真正实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十二载春秋,刘力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在芙蓉学校的新岗位上,她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工作,用爱心和智慧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正如她所说:"教育是一场漫长的守望,我愿意耐心等待,等到每一朵花都绚丽开放。"
在她的身上,不仅看到了新时代教师应有的担当与情怀,更看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这份坚守,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也照亮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