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更多“首台套”,驱动制造业转型创新
日期:2025-08-22 09:3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高耸入云的摩天楼,火舌舔舐着玻璃幕墙,云梯车却在90米高处戛然而止——这是以往高层灭火救援的现实困境。这一局面正在被改变。

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一台橙红色的巨型消防车展开机械臂,犹如钢铁巨人般从容升至30层楼高处,90米作业高度与4800L/min灭火喷射能力,刷新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新纪录,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8月中旬,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2025年度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认定名单进行公示,中联重科的9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等49项技术装备产品入选。

顾名思义,首台(套)意味着是首个“吃螃蟹”,其创新性具有突破意义。根据《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办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是指省内企业经过研发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首次销售但尚未取得规模化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这类设备认定标准严格,要求产品在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破解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以中联重科的9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为例,超高米段登高平台消防车是应急装备行业实力的象征,过去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研发的主要难点,是既要保证举升高度大于90米,又要确保整车长度小于16米、符合国家法规。”中联重科技术人员介绍,研发团队历时五个月,成功攻克六大核心技术,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与行业领先。据了解,该产品上市以来,迅速获得国内外市场认可,已达成多台订单,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作为湖南的支柱产业,湖南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省首台(套)装备看点十足。此次认定的产品覆盖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智能智造等多个领域,一批创新装备,正从湖南走向全球市场。

专攻“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湖南润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展厅,陈列着一台高端湿法冶金装备,通过湿法冶金特种酸浸反应釜,成功解决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的痛点。该公司行政部部长杨宁介绍:“动力电池回收中,传统反应釜在高温高压下易被腐蚀穿孔。我们的产品可以使设备耐酸碱度提升三倍,使用寿命延长8年以上。”目前,本产品已销售30台左右,产品远销韩国、印尼、加拿大等国家。

人工智能和装备制造的融合,是本批产品一大亮点。传统的人工探伤需要将成品从生产线搬运至空地上,由工人通过“压电探伤技术”进行作业,效率低且成本高。衡阳镭目科技的电磁超声中厚板智能探伤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做到零漏检、零误检、无人化值守,可在2.5米每秒的高速生产线上进行自动化检测。今年5月,这套系统在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投入使用。

从地域分布看,长沙市表现最为抢眼,共有23项装备入围,数量全省第一。湘潭、株洲、衡阳等9市也有多家企业产品入选。反映湖南全省高端装备制造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多个城市在专用装备领域形成了各自的技术优势。今年1-7月,湖南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

通过“奖励+补助+多项配套”的组合拳方式,湖南为首台套装备的创新和市场化提供了多角度、全链条的支持。

对经认定的首台套技术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首套件基础电子元器件产品,给予单个产品最高100万元、成套产品最高500万元的资金奖励,并支持其推荐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项,以促进产品的推广应用。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