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湘阴县青山岛水域,国网湘阴县供电公司长仑供电所进行“水上巡线”。通讯员供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杨小丽 李奕佳
7月29日,晨曦微露,南洞庭湖波光粼粼。一艘电力巡视船划破平静的水面,向着湖心的青山岛驶去。
船头,国网湘阴县供电公司长仑供电所生产副所长李勇和他的4名同事,扫视着湖岸线——新一天的“水上巡线”又开始了。
青山岛,南洞庭的自然孤岛,湘阴最后通电的村庄。300多名村民在岛上生产生活用电,维系在一条穿越浩渺洞庭的“电力生命线”——10千伏长青线上。218基杆塔立在湖中,是连接孤岛与外部世界的“电力桥梁”。
眼下是汛期,部分杆塔隐没于水下,巡线员们顶着烈日,举起高倍望远镜,在水天一色中仔细搜寻蛛丝马迹。
“有情况!”船行至青山岛水域附近,经验丰富的李勇心头一紧。望远镜里,124号杆塔的牵拉绳索似乎有些异样。他果断决定:“靠岸!”船只迅速调头。靠近一看,4条固定杆塔的绳索果然出现松动,在风浪侵蚀下岌岌可危。李勇和同事们跳上岸,麻利地取出工具,迅速对绳索进行加固。一场潜在的风险被悄然化解。
“普通线路一个季度巡视一次,但青山岛特殊,我们每月必来,高温高负荷时更要加大频率。”李勇抹了一把汗:“岛上乡亲就指着这条线,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隐患排除,船只继续向着岛的方向前行。尽管只剩20分钟航程,大家却不敢松懈,目光始终紧锁着岸边的线路。
船刚靠上青山岛简陋的码头,李勇便带着工具包直奔居民集中的台区和变压器。
岛上消息传得快——“电骆驼”来了!年过六旬的刘冬梅端着茶杯等在门前。
“歇下气,喝碗姜盐芝麻豆子茶!”她一把拉过李勇,将茶杯塞到他手中。“你们太辛苦了,这么大老远来。岛上都是老人,用电有事,一个电话你们就会来。”
岛民与“电骆驼”的联络,始于1996年青山岛第一次点亮电灯。随着生活改善,用电需求猛增,曾经的两台变压器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供电公司持续投入,岛上变压器已增至9台。更贴心的是,每家每户的电表箱上都清晰张贴着台区负责人的名字和电话,承诺故障24小时内修复。如今,“电骆驼”们还添了新帮手——红外无人机不时飞到孤岛上空,对线路进行更全面、高效率的科技巡检,人工巡线的压力减轻了,守护光明的“眼睛”却变得更加锐利。
“岛再小,人再少,灯不能灭。”夕阳西下,完成一天巡线任务的李勇站在船尾,回望青山岛上渐次亮起的灯火。他说:“守住这‘最后一公里’,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晚霞映红了洞庭湖水面,也映照着这群“电骆驼”归航的身影。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