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衡阳县:人人争做“抗旱保丰收”战斗员
日期:2022-09-01 11:10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陈曙霞 邹健   编辑:陈实

  华声在线9月1日讯(通讯员 陈曙霞 邹健)今年7月中旬以来,衡阳县持续晴热高温少雨。连日来,全县4.5万名党员干部个个争做“抗旱保丰收”战斗员,冒酷暑、战高温,坚守在抗旱一线,多方引水灌溉农田90.1万亩,保全县粮食丰收。

  抗旱保收为第一要务

图片1.png

图:城坪冲水库干部职工正在护水保灌溉

  8月10日中午时分,城坪冲水库右干渠,水库职工刘新与几个同事,冒着40度高温,一边打捞浮柴,一边喊着“快来个人,把这个涵洞堵了,这边漏水。”据悉,刘新与周松涛等人,除草、清淤47公里,该水库为灌区3万多亩水田供水1100万方。

  “旱情严重,稻田如果再不到河里抽水,今年恐怕100斤一亩都冒得,能有抽水泵就好哒!”8月18日,衡阳县金兰镇种粮大户周钦轩,向上反应。当天,金兰镇人大主席刘正多经过多方协调,买来3台大功率潜水泵,日夜抽水抗旱。一千多亩农田得到及时灌溉。

  8月19日,记者看到,同古村支部书记黄党初与长塘组、菜家组群众一起,头顶烈日,一边组织引库水浇灌农户干渴农田,一边自筹资金购买抗旱设备,采取引水、蓄水、抽水等方式全力抗旱。

  这是衡阳县4.5万名党员干部参与抗旱救灾的缩影。7月初以来,衡阳县多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旱情发生以后,衡阳县委组织部、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扥单位,以抗旱保收为当前第一要务,深入抗旱一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群众收入。

  据统计,全县引水灌溉受旱田20多万亩,收集旱情信息,千方百计调水保收、扎实抓好监测帮扶。

修渠修塘 谋划在前位于衡阳县洪市镇的明翰村,历来都是靠水塘灌溉,6月中旬,村里根据天气情况分析预见旱情后,驻村工作队就和村“两委”商量决定对村里一口18亩的山塘进行整修。7月中旬整治工程就顺利完工了,由于埋设了新涵管,山塘的有效库容增加了三分之一,灌溉能力大大提升。

  眼下,村里1400多亩水稻长势良好。衡阳市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康乐笑着说:“这口山塘整得及时,不愁没有好收成咯。”

  无独有偶。6月底,在衡阳县岣嵝乡凤山村,包村干部、乡政协联工委负责人杨文明发现发现横江铺河凤山段河道及周边水渠因年久失修,不少地方淤积,漏水严重,立即与村两委一道组织专班人员对河道、水渠进行全面排查,筹措资金3万多元,投入机械、劳力、沙石等,疏通渠道1500米。旱情来临时,近千亩耕地喜喝“甘甜水”。承包大户邹玉龙,逢人就讲“岣嵝乡的共产党员,各个都是诸葛亮,事事都做在前,今年晚稻不要担心了。”

  位于衡阳县西北方向的石市镇的梅树村、黄门村、石玉村等地,虽然经历了久旱无雨,但8月20日各村粮田基本得到灌溉。

  据石市镇镇长旷懿介绍,镇党委政府商量制定了抗旱工作指南,研究了具体抗旱措施,岳沙河引来的水已经灌溉进了农田,所以这一带村受旱情影响相对较小。

  保水就是保住产业发展

  8月份以来,神皇村油茶合作社500余亩油茶遭受严重干旱,村支部书记董端祥借来大型抽水机进行抽水抗旱。每天采取水泵抽水、水桶挑水等方式,分两班对油茶基地进行灌溉。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清澈的河水不断 流进油茶基地滋养幼苗,油茶得以安全度过极端高温天气。

  在井头镇志宏农场,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了解到种植基地内的蔬菜、水果等作物,急需进行引水抗旱等问题,立即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广辟水源,解决了缺水的难题,保证了3000多亩农作物的安全用水。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旱情出现以来,衡阳县认真组织排查,尤其是对蔬菜、果业、苗木、茶叶等产业基地,及时采取抗旱措施,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收成及产业收入不减少。

图片2.png

图:曾建华指导全县抗旱工作

  衡阳市副市长、衡阳县委书记曾建华介绍,衡阳县通过科学调度,以需定供,按需定量,合理采取轮灌、间灌、适时停灌,有力护水送水,既节约了用水,又有效解决了农民灌溉用水需求,确保了灌区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在抗旱间隙,衡阳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组织开展屋场恳谈会等活动,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了解持续高温旱情对每家每户的影响,听取群众想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据悉,衡阳县将充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综合运用“蓄、引、提、调”等水利工程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和缓解旱情,保障群众饮水及农业灌溉用水、畜禽养殖饮水,保障秋粮稳产增收。


(一审:余画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