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农委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对接新路子
湘潭在线6月29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我们的‘订单式’糯稻生产面积2016年不足2000亩,去年5000亩,今年已扩大到7000亩,产销对接情况整体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个别农户(社员)的诚信度不高,领到免费的种子后不用于播种、在卖给公司的糯谷中掺假、通过其他渠道销售糯谷等,对公司利益造成了一定影响。” 6月28日,湖南(湘潭县)金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风公司”)负责人李欣荣,对前来调研的市农委有关负责人坦言。调研组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他们一定会通过多种渠道规范引导“订单农业”顺利开展,积极构建产销对接的诚信平台,努力维护双方利益。
这是市农委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五联五问”大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积极投身湘潭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这种既“低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的良好作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
鼓励引导糯稻“订单式”生产
金风公司是一家粮食加工企业,已入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对糯米的需求量比较大。前几年,由于本地糯稻年产量小,公司加工用糯米基本靠从外省、市购进,而盲目购进的糯米无论品种还是品质很难适合加工的要求。2016年,金风公司向县、市农业部门提交了关于鼓励发展特色糯稻生产,打造规模生产基地的建议。市农委对此高度重视,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并报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示后,指派专业人士协助金风公司开辟特色糯稻产业,并成立了金风水稻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糯稻产销模式经营,当年种植面积近2000亩。2017年,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下,合作社糯稻订单生产面积迅速上升到5000亩,并一举打破了湘潭市糯稻连片大规模生产的记录。今年,合作社在湘潭县碧泉潭现代农业示范园、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分水乡、排头乡、茶恩寺镇等乡镇开辟了多个“订单式”连片种植基地,总面积7000亩,其中碧泉潭现代农业示范园内有900亩。目前,一季晚糯稻的选种、配送、整地等工作正在进行。
为粮食产销对接牵线搭桥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是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年来,市农委多措并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月上、中旬,市农委结合春耕备耕调查,分别到各县(市)区组织召开粮食种植合作社、大户代表座谈会,围绕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项问计于民。在湘潭县,来自排头乡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彭水平说,去年她种植的几百亩再生稻效益较好,今年准备继续种;茶恩寺镇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胡孝成则认为,种双季稻或再生稻的效益还不如“一季稻+油菜”合算;对于种植结构调整区栽种什么农作物最好的问题,与会人员经过反复权衡,一致认为种大豆比种玉米的前景更有优势。
为有效缓解“种出的粮食卖不出”“加工企业需要的粮食品种买不到”“种粮农户与企业增产不增收”等现实问题,5月11日,市农委与市粮食局共同举办了粮食产销对接交流活动,全市120多家粮食产、加、销企业(主体)踊跃报名参加。活动中,湖南聚宝金昊农业高科有限公司与湘潭市惠农农资有限公司、湖南华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湘潭县狮形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南金风食品有限公司与湘潭县向东渠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湘乡市金华米业加工厂与湘乡市华龙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签订了稻谷产销协议;还有部分粮食生产、加工、收储企业(主体)进行了信息对接洽谈,为今后的合作牵上线、搭上桥。
推广“两新”助力增产增收
多年来,市农委坚持狠抓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今年继续在湘乡市、湘潭县、韶山市、雨湖区开辟试验田,为一年一度的“看禾订种”活动做准备。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销优质粮油是重点。目前全市有粮油加工企业10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家,适宜建设粮食基地的耕地有140万亩,具备品种、基地和企业3个环节联动条件。必须顺应新形势,将粮食生产导向从追求产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低端粮食产品向中高端转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工作中心,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一批优质原粮供应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粮食知名品牌,促进湘潭市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免责声明:华声•经济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