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精神的雕像 人生的榜样
日期:2021-06-11 20:36   来源:华声 • 经济   编辑:欧阳锟

  ——诺贝尔摇篮致敬西南联大

  华声在线6月11日讯 “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之后,张伯苓校长他不能常驻在那,他的大学在重庆,在重庆南开中学。蒋梦麟校长也不在那。真正在昆明常驻的就是校长梅贻琦先生。梅先生德高望重,他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但是他特别有主见,特别有心地。他有句名言大家记得吗?”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没错。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条件很简陋,上课要打着雨伞,因为抗战时期确实条件很艰苦。”

西南联大演讲比赛(1)1.jpg

  这位虽已满头白发,但依然神采奕奕地为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老师们授课的老先生就是李溥。李溥老师是原南开中学校友会秘书长。这是八十岁高龄的先生第二次做客诺贝尔摇篮,并亲临“精神的雕像 人生的榜样”———诺贝尔摇篮高端园教师致敬西南联大故事演讲大赛现场,为老师们讲述西南联大南开校友吴大猷、申泮文、陈省身等大师的故事。

  李溥老师在担任南开中学校友会秘书长期间曾听南开中学校友会的理事长申泮文先生讲述过诸多西南联大的故事。同时在南开中学百年校庆之际,采访了多位西南联大校友,因此非常熟悉西南联大8年零11个月的办学历程和故事。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校训。你想想,当时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西南联大能够建校,同时走出这么多位像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知名学者、大师、院士,这深深地让我感受到震撼!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是爱国情怀!是报国、强国的梦想!”

  李溥老师此行特意分享西南联大的故事,就是为了让诺贝尔摇篮老师们谨记教育的使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志存高远的学生。

西南联大演讲比赛(1)2.jpg

  “思源感恩、志存高远”是诺贝尔摇篮的校训。不论是孩子的培养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都一直秉承这一理念。爱国,是最大的德。近期,诺贝尔摇篮就举办了多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6月6日,诺贝尔摇篮577名教师包场观看电影《九零后》。纪录电影《九零后》中,有翻译家许渊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让子弹飞》原著者马识途、著名翻译家巫宁坤等为当代世界和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平均年龄96岁的西南联大16位“九零后”学子。这是一幅璀璨耀眼、风骨俊逸的大师群像。透过他们的回忆与口述,西南联大这段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得以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诺贝尔摇篮坚信榜样的力量!希望教师们通过观看《九零后》电影,树立心中的精神榜样,将爱国情怀扎根于心。

西南联大演讲比赛(1)3.jpg

  在观看《九零后》电影后,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还举办了“精神的雕像 人生的榜样”诺贝尔摇篮教师致敬西南联大故事演讲大赛。“老师们,坚守学术,心系家国情,让我们把心中的梦想种子根植大地,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让联大精神在我们身上绽放!让联大精神在诺贝尔摇篮绽放!”诺贝尔摇篮中心园教师欧灿在舞台上神采飞扬地演讲着她今天的主题《 让联大精神在我们身上绽放》。和她一样,共有13位年轻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西南联大的故事,抒发着内心对前辈伟人们的敬仰之情,励志践行诺贝尔摇篮的教育梦。

西南联大演讲比赛(1)4.jpg

  诺贝尔摇篮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而重振民族精神的重任,首先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上。所以,我们的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育工作者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灵魂深处就要有一种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6月19日,诺贝尔摇篮还将举办幼儿组致敬西南联大故事演讲大赛,为孩子播种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精神的种子。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