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24日讯(通讯员 王顺)环境优美的屋场、创意十足的文化墙、古典雅致的休憩亭、熙熙攘攘的儿童游乐场、载歌载舞的乡村大舞台……5月23日晚,漫步在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的肖家塘美丽屋场,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泉交河镇抢抓赫山区开展美丽屋场三年创建行动契机,以打造“有文化、有美感、有乡愁、有业态”的“四有”美丽屋场为目标,按照“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有效组织群众”的推进思路,扎实开展美丽屋场建设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胡林翼村、菱角岔村、奎星村、来仪湖村、新林村、新松树桥村6个村7个示范美丽屋场的前期建设工作,一幅风光秀美、环境整洁的秀美乡村风景图正徐徐展开。
深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政府为我们做的已经够多了,家园是自己的,建好了受益人是我们,希望大家都自发出一份力,共同建好美丽屋场。”这是5月5日发生在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的一幕,讲话人是新松树桥村吴家组组长吴尚荣。作为党员组长,在肖家塘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他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村民们讲政策、道好处、话振兴,发动全组村民一起出谋划策、筹资酬劳,并带头捐出省吃省用攒下的1万元,用以支持屋场建设。在吴尚荣的带动下,肖家塘美丽屋场建设工程群众合计自筹资金210300元,义务参与劳动400余工次,屋场建设由政府“输血造”变为群众“自主筹”。
自美丽屋场建设正式推动以来,泉交河镇按照“提速、提标、提质”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建+美丽屋场”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擎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定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美丽屋场建设与主题党日、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自愿认领“美丽屋场”公共区域日常管理维护任务,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支部建设与美丽屋场建设实现“同频共振”。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我觉得可以在屋场中规划一条奎星诗廊,将我们奎星诗社创作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既能给本土诗词创作者提供一个好的交流展示平台,进一步激发诗社成员的创作热情。又能更好地向参观者展示奎星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大舞台的背景可以使用奎星塔的涂鸦。”在建设美丽屋场过程中,为了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奎星村多次组织召开“诸葛亮会”,邀请群众集思广益为屋场建设建言献策。
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泉交河镇把广泛发动群众作为屋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深化“屋场议事会”制度,在屋场整体规划、配套建设、绿化工程、文化元素融合以及建设后期管护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做什么、怎么做”由群众民主议定,最大限度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自治”,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村民的事情村民商量着办。
厚实文化底蕴,提升屋场魅力
走进胡林翼村胡家湾美丽屋场,印有“爱国、廉洁、敦睦、律己、勤俭、为学”的六块文化展示栏格外引人注目,内容是对晚清名臣胡林翼一生价值观的高度概括。“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清正廉明的为官代表,胡林翼家风家训曾2次被中纪委官网推荐。为了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厚植群众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将胡家湾美丽屋场建设与胡林翼故居复建项目一体打造,在屋场中融入‘廉政文化’,为屋场塑魂。”这是胡林翼村党总支书记熊文一对屋场设计初衷的解释。
为了避免美丽屋场建设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泉交河镇各村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在屋场中深度融入当地的历史传承、人文要素,最大限度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质,努力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忧国如家为己任 不取一钱以自肥”的胡林翼为官之道,“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烂泥湖精神,“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传承成为泉交河镇一个个美丽屋场建设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标签。
夜幕下的肖家塘美丽屋场热闹非凡
南湖美丽屋场中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奎星诗廊
融入了廉政文化的胡家湾美丽屋场
以烂泥湖精神为核心的来仪湖村一排渠美丽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