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邹德培 彭雅琴)4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廖要明、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林浩、湖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粟志钢等一行来到邵阳县气象局,就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及柑橘、油茶等作物气候区划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邵阳县柑橘、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为科学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图:了解湖南省邵阳县地区历年主要气象灾害情况(左一国家气候中心廖要明、左二市气象局李文明)
聚焦特色产业 把脉气候影响
邵阳县是湖南省重要的柑橘和油茶种植基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将两大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种植规模稳步扩大,品质效益持续提升。座谈会上,县气象局负责人陈颂红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82万亩、年产量约6.92万吨;油茶良种采穗圃132亩、苗木繁育基地320亩,年采集穗条计1000万个芽以上,油茶全产业链年产值29.1亿元。其中高产油茶占比逐年提高。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措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但在气象灾害防御、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调研组重点询问了近年来干旱、冻害、暴雨等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品质、产量的长期趋势。县气象局负责人表示,邵阳县近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柑橘减产,2023年春季低温阴雨影响油茶花期授粉,亟需更精细化的气候区划和灾害预警服务支撑生产决策。
科技赋能农业 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廖要明指出,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作物区划是应对气候变化、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基础工作。国家气候中心将联合地方部门,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柑橘、油茶等作物的精细化气候适宜性模型,为种植规划、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粟志钢强调,湖南省气候中心将加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发“直通式”预警产品,帮助农户规避风险、稳产增收。
调研组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邵阳县塘渡口镇塘坪村湖南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与农户交流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技术需求。种植户表示:“希望气象部门能提供更精准的霜冻预报和干旱预警,帮助我们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最后陈颂红表示将全力配合国家、省级气候部门完成普查任务,同时依托气象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推动“气候好产品”认证和农业保险服务创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此次调研标志着邵阳县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进入新阶段。未来,气象与农业部门将深化合作,构建“天帮忙、人努力”的智慧农业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一审:肖晴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