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13日讯(通讯员 彭文胜)今年以来,桥头河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全力推进抛荒耕地复耕复种,让“沉睡”多年的土地焕发新生机。
党委书记邹正文指导耕地抛荒整治工作
邹正文等领导深入各村耕地抛荒整治现场
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卫东指导耕地抛荒整治工作
一抓信息清理,一台账联动更新。根据上级要求,桥头河镇充分发挥党委统筹调度、支部攻坚落实、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职能,组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对今年抛荒存量进一步摸清核准,详细登记位置、面积、原因等,为整治工作提供最新依据。据统计,桥头河镇耕地抛荒面积2398.48亩,去年治理完成1264.54亩,今年应治理1133.94亩。
二抓制度建设,一盘棋统筹推进。建立“党组织引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直接抓、支部书记全程抓”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任务、实行网格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保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出台粮食生产实施方案,依照“宜双则双、宜单则单、能种尽种”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同时加大农技服务力度,严格落实惠农政策。
三抓氛围营造,一主题深入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村村响、张贴横幅和召开屋场会等方式深入开展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种粮优惠政策宣传,在全镇范围掀起保护耕地、护航春耕的浓厚氛围,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积极复耕,对集中连片抛荒地、无人耕种的地块,动员9家合作社、种粮大户采取承包、代耕、流转等方式复耕。
四抓工作落实,一把尺精准考核。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粮食生产与耕地抛荒整治工作绩效考核制,发起种植大比拼,开展常态化督查,坚持每日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履职尽责意识。
截至目前,桥头河镇已出动挖机工作2800余小时进行复耕复种,通过整治后,今年新增双季稻495亩、一季稻196亩、大豆玉米400余亩。下阶段,桥头河镇将继续做好科学帮扶,强化督查力度,力遏抛荒反弹,守稳农业“基本盘”,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