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30日讯(通讯员 童爱华 时羽)为弘扬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丰富学生社会实践体验,近日,民盟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支部组织明德麓谷学校“中医小传承人”社团的师生代表,赴达嘉维康医药集团中医药科技文化馆,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探寻本草智慧”研学之旅。
本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中医药的千年脉络,感受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Cave影院沉浸观影,初探“中医之道”。在科技文化馆内,同学们围坐在Cave沉浸式影院观看专题影片《中医之道》。环绕式的高清画面搭配立体音效,瞬间将大家带入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历代医家的济世探索,再到阴阳五行、整体调理的核心思想,抽象的理论化作生动的场景,让同学们对“中医之道”有了直观的认知。

溯流求源探典籍,触摸先人智慧。在“先秦晋唐溯流求源”展区,丰富的图文展板与珍贵的实物展陈相映成趣。《黄帝内经》的竹简复刻、《伤寒杂病论》的古籍善本、历代医家的行医工具,辅以讲解员生动的故事讲解,将古代医学典籍的成书背景、核心要义娓娓道来。同学们驻足凝视、轻声交流,在历史的碎片中探寻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为先民“上穷天纪,下极地理”的探索精神深深叹服。

巧辨经络识铜人,解密“生命地图”。“快看!这就是课堂上老师提到的经络铜人!”经络铜人展区成为全场焦点。展柜中精准标注穴位的铜人模型,清晰呈现出人体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走向。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轻轻触摸铜人表面的穴位标识,辨认“足三里”“合谷穴”等常用穴位,原本抽象的“经络理论”,瞬间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立体认知,也让大家真切理解了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养生智慧。

本草飘香识药材,感悟“共生之道”。走进本草标本区,浓郁却不刺鼻的药香扑面而来。玻璃展柜内,当归的油润纹理、枸杞的鲜红饱满、陈皮的陈香肌理,以及形态各异的矿物药、动物药标本,让同学们目不暇接。大家手持研学手册,对照标本仔细记录,听讲解员介绍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从“川贝润肺”到“薄荷清热”,从“黄芪补气”到“茯苓健脾”,在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中,深刻感悟中医药“取法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中医药启蒙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信教育。支部主委童爱华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联动更多优质社会资源,搭建“校企共建 文化传承”的桥梁,让中医药文化的“岐黄薪火”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