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设公路风景带,迎来致富好“钱”景
日期:2020-08-14 14:20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刘鹏   编辑:欧阳锟

  华声在线8月14日讯(通讯员 刘鹏)“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在大通湖区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农村公路,犹如一条条丝带与农户住家、农副产业、公路景观巧妙融合、相映成辉。

2.jpg

  “脱贫是一时的,稳脱贫才是持久战。我村上市企业众仁旺生猪养殖和生态有机蔬菜种植;湘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打造集桃园、梨园、稻虾体验园、珍禽观赏园、垂钓休闲园、草莓采摘园“五园”于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种养基地;省道217旁农户种植的冬桃、黄桃、梨子、橙子、丑桔等特色小水果,现在都不会因交通运输的瓶颈而发愁了。向阳村3年前,村级集体经济还是亏损几十万元,到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盈利38万多元,这个数字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交通建设的发展。”这是北洲子镇向阳村的村支部书记张飞跃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感慨。

  “我们向阳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农田,基本的以养殖和种植为主。如果路不通的话,只能通过人工或者二次转运的方法来上车,运费过高收益就会大大下降。现在路通了,大货车可以直接到家门口,不仅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成本,而且可以第一时间把产品运到市场,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家住北洲子镇向阳村二组的倪凤喜对交通建设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通湖区交通运输局把“公路+农户”作为农村公路修建的主攻方向,实现了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全部完成,确保当地村民物资运得进,农产品运得出。路不仅修好了,更是修到老百姓家门口。农户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能第一时间拉到市场销售,收入也水涨船高。农村公路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路”。

1.jpg

  道不平,路不通,消息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去,再好的绿色资源也很难变成财富。修路,成为大通湖区人脱贫攻坚中必须要打的一场硬仗。据了解,大通湖区交通运输局2018年至今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06.3公里、窄路加宽154.56公里、改造危桥20座。今年计划完成任务自然村通硬化路14公里、窄路加宽14公里、改造危桥8座,总体实现农村地区“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真正让农村公路变成百姓“致富路”。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