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兰馨雨)近年来,新宁县麻林瑶族乡纵深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楠竹低改,着力建设楠竹特色小镇,将培育发展楠竹产业和打造生态瑶乡名片有机结合,力将竹山变宝山。
党建引领,聚焦竹资源
麻林瑶族乡位于湘西南边陲,地处雪峰山和越城岭山脉交会处,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楠竹生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林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楠竹面积10.8万亩,约占全县楠竹面积的四分之一。是邵阳市乃至全县楠竹资源的重要基地,2021年更是荣获“中国楠竹之乡”称号。乡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和实务工作深度融合,将楠竹低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楠竹资源优势基础上,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队伍工作合力,深挖“竹特色”,做好“竹文章”。
盘活资源,打造竹特色
乡党委政府明确项目奖励机制,积极鼓励竹农对竹林全面实施砍山清杂、全垦整地、合理施肥、清除衰老细小竹、护笋养竹、病虫防治技术措施,同时整合各类资金推进竹林道建设,引导和探索发展楠竹高标准笋用林建设。麻林瑶族乡敏锐抓住机遇,实现楠竹资源与文旅产业融合,着力打造“楠竹特色小镇”。巧妙布局大圳水库周边和山林,精心规划生态竹林康养基地。同时建设民族文化广场为乡村旅游集散基地、民族歌舞表演基地、民族文化陈列馆,引流崀山至黄金牧场旅游群体,有机构建“美丽瑶乡”的旅游传播形象。
协同联动,拓展竹产业
此外,麻林瑶乡还成立了标准化产业基地,扎实提升竹产业经营规模效益。大圳村笋竹两用林基地建于2021年,共500亩,分布在江黄公路沿线上下,共投入资金35万元,经过砍山清杂,垦地施肥后,亩场增加楠竹120根以上的效益,增收1200元/亩。同时积极引进楠竹加工企业,乡内现有楠竹加工企业5家,主要产品有竹筷、竹地板条、竹拉丝、黄篾、铁炮串等,其中成品竹筷以森鑫竹业及大鹏竹制品厂为主。每年加工楠竹约140万根约4.3万吨,总产值约80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900余人,切实推进瑶乡竹农增收,焕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麻林瑶族乡楠竹低改工作成果颇丰,实现了“竹农富,竹业强,竹村美。”楠竹产业产能、质量、效率全面提升,楠竹特色和旅游产业得到高效整合。展望未来,麻林瑶族乡将持续深化楠竹低改工作,加强企业集群效应和旅游地域联动,打造更具特色的竹产业品牌和生态瑶乡名片。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