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服务“三农” 服务县域 服务本土
日期:2024-03-19 09:4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洪樱 黄利飞

洪 樱  黄利飞

湖南农信系统,是全省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

2024年以来,全系统存贷总量、增量在2015-2023年连续9年位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

截至3月16日,存款余额15175亿元,比年初净增649亿元;贷款余额10203亿元,比年初净增238亿元。

眼下,阳和启蛰,万物生发,三湘沃野,万千田畴,处处展现着人勤机鸣的繁忙春耕图景。

粮食生产是国之大事、民生之本;湖南是产粮大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和底线。

乡村振兴是大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湖南农信系统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力量配置,加深协同合作,引导推进辖区内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扛起农信担当,逐渐构建乡村金融服务新生态。

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提名理事长人选黄向阳介绍,农信系统是国家农村工作、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3年来,湖南农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顺应“三农”工作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坚守了地方金融的职能定位,永葆了农村金融的质朴情怀,践行了普惠金融的使命任务,积极发挥了人缘地缘的本土优势,不断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模式和特色金融产品,构建起了遍布城乡、贴近农民的农信特色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农信力量。

(省农信联社工作人员调研汨罗市桃林寺镇亦仁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项目。本版图片均由湖南省农信联社提供)

瞄准重点领域

持续扩大信贷总量规模

“农商银行的效率就是高,不到两天时间就为我办好了贷款,让我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近日,汝城县土桥镇永安村的大棚西瓜种植大户郭双良,在收到30万元贷款后笑着说。

作为全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湖南农信系统历来把支持春耕春种当成全年信贷工作的“先导工程”,今年行动更为迅速有力,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农信联社即下发做好春耕春种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全省农商银行明确目标,聚焦重点,快行动、高效率、优服务。

截至2024年2月末,湖南农信系统累放春耕备耕贷款73.3亿元,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主体超10万户。

春耕备耕,事关全年农业生产,对夯实粮食生产安全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湖南农信系统紧盯重点领域和节点,主动融入全省“三农”工作大局,加大粮食安全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有效信贷投放力度,推动金融供给稳定充分。

(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为莓茶种植户送上金融服务。 )

对接厅局促合力。省农信联社主动对接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行政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深化与湖南农担、融资担保集团等担保机构合作,在全省首创并推广应用纯线上银担产品“湘农e担贷”,发放银担合作贷款141亿元,缓解乡村振兴相关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政策支持有保障。省农信联社及时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年度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联点机制,制定考核评估细则,编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手册》,对全省农商银行定期进行通报督导等,有效引导全省农商银行不断将金融资源引入“三农”和实体经济领域,促进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在2022年度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102家农商银行优良档次率为79.4%,较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巩固拓展帮扶成果使全力。落实支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的政策,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继续实行利率优惠,推动应贷尽贷。截至2023年12月末,15个重点帮扶县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915亿元;全省农信系统当年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9亿元,余额79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9.43%。

实体信贷投放有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湖南农信系统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526亿元、9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11.3%,存贷总量、增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298亿元,同比增长8.5%。今年2月末,湖南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6388.5亿元,新增90.8亿元,同比继续保持8.0%的较高增长水平。 

数据和实践表明,巨大的“三农”市场潜力,是湖南农信系统发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也是实现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养殖户。 )

聚焦乡村产业

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南农信系统对标对表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以助力稳粮保供、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六大强农”行动为主攻方向,聚焦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难点痛点堵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南农信特色的金融支农之路。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必须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省农商银行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湖南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开发“稻虾贷”“油茶贷”“银橙贷”等专属信贷产品180余款,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做好“土特产”金融服务。

2023年,湖南农信系统累放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贷款429亿元。

“品牌强农”是我省推进“六大强农”行动的重要一环,湖南农信系统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支持各县市区培育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助推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加快形成。在被称为“中国莓茶之乡”的张家界,农商银行研发推广了“莓茶贷”,探索推出“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农户”金融服务模式,为500余户莓茶产业经营主体提供了1.4亿元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和农户在莓茶生产中愁资金、愁销路、愁收益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展现出更多活力和潜力。江永农商银行大力支持香柚产业向农旅融合发展,支持当地合作社打造集生态采摘产业观光、农业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模式,推动云雾山香柚产业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年收入700多万元,带动107户村民在家就业。

结合“一县一特”农业产业发展,湖南农信系统还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全要素融合、全链条增值,为200多个农业产业园提供了驻点金融服务,同时加强与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常态化对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落地见效。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共享涉农信用信息,推动金融精准服务。优化便民卡、乡村振兴卡等循环信贷产品,助力新市民融入县域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86个县域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6838亿元,较年初净增709亿元,增速11.56%。

(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普惠走访。 )

调优业务结构

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质所在,农商银行的主责主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并且主要是支农支小支弱。”黄向阳表示,一直以来,湖南农信系统在支农支小、支持特色产业、聚焦服务大局、提升信贷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高质量发展。

湖南农信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始终坚守具有湖南农信特色的普惠金融道路。普惠金融重点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概括起来就是“农、小、弱”,这正是湖南农信系统一直以来的重点服务对象。省农信联社指导农商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创业贷款贴息政策、优化个人贷款随借随还设置,让返乡农民、新市民、毕业大学生等群体能获得普惠金融的支持。

科技金融,全省农商银行从“增量、扩面、降息”等多个维度,通过制定竞争营销机制、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创新方法举措,着力营造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如长沙农商银行将科技型企业名单下发至支行,通过名单制逐户走访服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湘潭农商银行按照“企业入库、银行授信、按需放款、风险可控”的工作原则,为辖内科技型企业逐一开展定制化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全省农信系统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余额12亿元,同比增长93.7%。

绿色金融,作为湖南省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试点合作银行,湖南农信系统通过推动构建“政府+银行+保险+林企+林农”联动协作机制,开发“福祥·林权贷”产品等,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湘乡农商银行“个人碳积分贷”和沅陵农商银行“排污权质押贷款”两款产品荣获“湖南省碳金融‘十佳’产品”。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农信系统绿色贷款余额132.58亿元,较年初增加37.83亿元,增速39.93%。

养老金融,为全面保障老年群体金融权益,湖南农信系统围绕长期存在的“营业网点适老化服务不够规范”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组织专题研讨会,探索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采取系列举措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水平。如慈利农商银行在公交车上安装刷卡机,便于老年人通过“挥卡”缴费的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祁东农商银行助力打造县城三大“智慧医院”,高峰期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老年患者排队的问题。

数字金融,湖南农信系统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乡村振兴。如宁乡农商银行着力打造以客户信息为中心的、符合本地特色的普惠金融数据平台,汇聚了全市39.8万户、140多万居民的基本信息,并以户为单位进行精细分层,依托“福祥e贷”线上贷款服务平台开展营销及风险防控取得了较好成效。

优化服务创新

推动金融支农精准服务

“想不到我们村子里也有了‘小银行’,现在取钱真是太方便了。”溆浦县统溪河镇白竹坡村的董大娘,手里拿着在外打工儿子寄过来的“孝敬钱”,嘴里不停地夸赞。

董大娘口中的“小银行”正是溆浦农商银行在白竹坡村设立的“福祥e站”站点。

“过去我们取钱办理业务都要跑到镇上,一来一回就得花大半天的工夫,现在只要几分钟就能办好。”站在“站点助农服务终端机”前办理业务的村民津津乐道。

在“福祥e站”,村民们不仅可以办理支农惠农补贴支取、小额资金调剂、社保医保、电力、话费缴费、转账汇款、存折业务、口头挂失、业务预约等基础金融服务,还能为附近居民还提供金融知识宣传、反电诈、就业信息、医疗服务、图书阅读、农产品销售等各类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等项目。让百姓感受到切身实惠的同时,极大地填补着乡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让金融服务走出网点,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心头,湖南农信系统以金融力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2023年12月末,湖南农信系统下沉村组社区建设“福祥e站”10361个,农取款POS机等各类机具设备9217台,累计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交易1454.70万笔,交易金额60.68亿元,这是湖南农信系统坚持积极推进服务创新,大力拓展金融支农有效路径的一个缩影。

(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茶农生产经营情况。 )

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覆盖能力,省农信联社还在全省农信系统大力推广“金融村官”服务模式,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熟悉农村金融业务的骨干下到“田间地头”,搭起金融与乡村的桥梁,并将金融与村务有机结合,推动“一站式”综合服务。

浏阳农商银行以“金融村官”为纽带,促进“党建、产业、服务、文化”四链相融合,挖掘农村产业和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他们从“金融支持者”转型“生态建设者”,逐渐走出一条金融融入基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之路,得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点赞和推荐。

在浏阳关口街道金口村王家组的田野里,一个个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着,里面挤满了长势喜人的时蔬嫩苗,在旺梦农业公司负责人看来,这一切得益于“金融村官”的贴心帮助。

近年来,关口街道联合浏阳农商银行关口支行和溪江支行,积极探索“党建+金融村官”新模式,按照“政治品行优、工作业绩优、工作作风优”的标准,选派13名党员干部、客服经理到关口街道12个村(社区)担任“金融村官”,宣传惠农政策、推广金融产品。

浏阳农商银行的“金融村官”们常说,要想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必须“走下去”“融进去”,还得“融”出地方特色。他们一边紧扣金融服务本职工作,走进田间地头,为产业大户融资“解渴”,还为金融反诈骗拧紧思想开关,守好群众“钱袋子”。

“金融村官”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凤凰农商银行通过全县282个村(社)“金融村官”全覆盖,高效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实现辖内村(社)评级覆盖面100%。

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共派驻“金融村官”9021名,服务覆盖了全省2.31万个村组、社区,农户评级授信493.54万户,授信金额6344亿元。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湖南农信系统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在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主战场”上,谱写铿锵有力的奋斗篇章。


(一审:田镇圆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