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8日讯(通讯员 颜阳)“我爱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张国云笑着说道:“这里工作时间灵活,也能有时间照顾小孩老人,风吹不到,太阳晒不到,在这里挺开心的。”张国云口中的开心的地方,名为安化县资江电子加工厂,位于益阳市安化县小淹镇石峰村镇域中心入口处。该厂短短7个月的时间,厂房面积扩充到1100平,拥有员工198人。
据了解,安化县资江电子加工厂正是乡友帮扶乡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长期在外创业的百福村乡友丁锡三在深圳遇到了招工难题,厂子复工后许多订单完不成,将会极大影响企业声誉和长期发展。正在他百愁莫展之际,同窗好友肖群芝的一句话带来了转机:“现在村里人也出不去,如果能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就好了。”两人一拍即合,你有资金、技术,他能招工、管理,还能造福乡里,何乐不为呢?
不多久,丁锡三便派了几位技术人员回来,租厂房、搞装修、招员工,红红火火的办起了电子加工厂。厂里主要业务为蓝牙耳机的半成品加工。耳机虽小,工序复杂,许多细小的零件必须人工进行组装,是精细活。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非常适合那些赋闲在家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群众。
考虑到农村妇女大多拖家带口,家务繁忙,基层经验丰富的肖群芝制定了一套灵活的工作机制——工资日结、做完即走,每天车间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后,工人们只要完成了规定数量就可以下班,并领取工资。做得快的工人下午1、2点就能下班,每天平均都能拿到100多元的现金工资,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老人小孩,这份”完美”的工作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在这些求职者中,肖群芝安了“私心”,优先考虑家庭贫困的妇女、家有重症病人的村民,上至62岁下至18岁,只要勤劳肯干,都能在厂里谋得一份收入。
他人笑我太痴狂,硬把荒田变良田。
体面工作你不做,脸朝黄土背朝天。
愚公移山都不怕,况且区区几荒田。
开工没有回头箭,乡村振兴我争先。
——张安江
无独有偶,小淹镇白莲村张安江也是这样一位能人。张安江在广东从事五金外贸生意多年,去年受疫情影响,外贸生意不佳,在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后,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带动村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刚刚结束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他成功当选为村委委员。
据了解,张安江在本村承包了一百多亩农田,这些农田基本已“非粮化”或者抛荒,但去年灌溉水渠修通,为重新耕种提供了便利,经过翻耕种上了水稻、油菜、魔芋等。依托全镇丰富的竹木资源,张安江又买了几套模具,开始生产加工“明笋”,销往各大酒店,目前已和北京一家酒店达成合作意向,支付的场地租金、竹笋原材料费用于给村上发展集体经济。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他还打算成立合作社,在附近修建养猪场、鱼塘,发展“沼+菜+果+鱼”立体有机循环农业,力争将该地区打造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广泛吸引农户特别是在外经商、务工返乡人员参与进来,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小淹镇共有23名返乡能人在家乡的沃土上结出了劳动的果实。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前瞻的眼光、过硬的技术和浓浓的乡情,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兴办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有机循环农业,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为小淹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