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阿北斗合作“点亮”智慧新场景
日期:2025-09-25 09:2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淼 见习记者 符硕

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如何深化合作,推动北斗技术服务阿拉伯国家的民生应用和经济发展?

“在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都无法独立运行。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阿深化合作,我们才能共享智慧成果。”9月24日,在株洲举行的第五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上,阿盟秘书处参会代表团团长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哈菲兹表示。

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农机实现智能灌溉,粮食增产15%,缓解了干旱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在迪拜,北斗让港口的集装箱运转效率提升20%,货物周转时间缩短1/3;在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北斗应急避险的应用,实现车内人员100%可视化,应急响应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20%……

(9月24日,第五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株洲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童臻熙 摄影报道)

(9月24日,第五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株洲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童臻熙 摄影报道)

“贴合阿拉伯国家需求,北斗在交通运输、智能农业、能源安全领域已有显著成就,我们要加强北斗应用与产业化,组织教育培训,加强人才交流,开拓测试评估,迎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战略发展与规划部经理萨米·特里梅什在论坛上分享。他认为,阿拉伯国家水资源匮乏,搭载北斗的污水处理系统就极有发展前景。

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言:独行快,众行远。当北斗技术与阿拉伯国家的产业特点深入融合,双方并肩同行,行稳致远。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参赞钱小松表示,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中阿双方已建立较好的合作机制。面向未来,北斗产业可向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领域延伸,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在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认为,构建无人机与移动测量车自主组网集群系统是北斗的发展趋势之一。“北斗+”与“+北斗”的更深层次应用,可让城镇空间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利用监测、城镇固废垃圾遥感监测等方面变得更加科学智慧,通过“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方式,让人居环境发展更科学舒适。

当前,中国已建成目前世界上技术手段最为完备的国家授时系统,授时精度从最开始的毫秒级(千分之一秒)提高到如今的百皮秒级(百亿分之一秒),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卢晓春提出,结合阿拉伯国家的发展特点,北斗授时在金融和电力领域大有可为,尤其在电网并网环节。

迎接机遇,也要面对挑战。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提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北斗领域的合作,应从应用转向联合开发,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共建,建立良好的北斗生态,发挥北斗企业在国际合作与推广中的优势,让北斗进一步走入全球人民的生活,成为世界的北斗。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