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22日讯(通讯员 王锐)从张富清“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先进事迹,到巡察“利剑”高悬的警示震慑,龙山中青班廉政教育周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民服务”四位一体的思想防线。
9月15日至17日,龙山县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创新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周活动。本次专题教育紧紧围绕“三不一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模块设计,为青年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筑牢“不能腐”的纪律防线:党章党规扎紧制度笼子
“心中有纪、勤廉有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课程作为开篇之首,为学员们扎紧了制度的笼子。这门课程系统梳理了党的纪律规矩体系,让学员们明白纪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
课程通过逐条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帮助青年干部准确把握行为边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党纪国法为我们的从政道路划清了车道线和禁行区。”一位学员在课后感慨道。
这种制度学习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是让学员们理解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逻辑。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滋生,实现“不能腐”的目标。
培育“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传统文化滋养廉政初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和“领导干部要讲政德”两门课程,从文化根基和道德修养入手,解决“不想腐”的思想根源问题。
传统文化课程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屈原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千古名句在老师生动讲解下,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滋养清廉初心的甘泉。
政德课程则提出了“十慎”要求——慎始、慎微、慎言、慎好、慎欲、慎权、慎平、慎独、慎友、慎终。老师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道:“慎始就是要系好第一粒扣子;慎独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慎终就是要善始善终,走好最后一公里。”
这些课程让学员们明白,廉洁不仅是一种纪律要求,更是一种内在修养和文化传承。只有从思想深处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不想腐”。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警示:利剑高悬筑牢敬畏之心
巡视条例课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巡察工作如何发挥“探照灯”和“显微镜”作用。老师用比喻解释说:“巡察就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小病变成大病。”
廉政教育片则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示了腐败分子如何从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片中人的忏悔泪水让学员们深受震撼:“看到他们痛哭流涕的样子,真实感受到了什么叫‘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树立“为民服务”的榜样力量:现场教学感悟初心使命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来到龙山县市民之家清廉建设基地和来凤县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在这里寻找初心答案。
在龙山县市民之家,在讲解员引导下,学员们详细了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考察了“跨省通办”等创新实践,观摩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免费邮政快递、文印照相室等便民设施,切身感受了“一件事一次办”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在张富清陈列馆,老英雄“深藏功名、不忘初心”的事迹让许多学员热泪盈眶。“他战功赫赫却选择深藏功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始终本着初心、身体力行地为群众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这种境界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一位学员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融会贯通:四位一体筑牢廉政防线
龙山中青班廉政教育周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三不一为”有机融合,形成了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
不敢腐是前提,通过震慑警示让干部知止惧畏;不能腐是关键,通过制度约束让权力规范运行;不想腐是根本,通过思想教育让廉洁成为内在追求;而为民服务则是最终目的,通过榜样引领让干部找到行动方向。
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系统化的廉政教育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灌输,而是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条。从思想到制度,从警示到引领,每一个环节都紧扣青年干部的成长需求。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