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李佳
暮色笼罩校园,当学校办公室的灯成为最后熄灭的一盏,伏案工作的身影,正是李亚文老师十多载教育生涯的常态。从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的毕业生,到如今学校的政教副主任,十多年间,她的角色在科任老师、班主任、课后服务指导教师、党务专干、师德师风专干、政教副主任之间转换,足迹从村小斑驳的泥墙教室到城区书声琅琅的课堂。变的是环境与职责,不变的,是那句刻进骨血的誓言:“教育净土容不得半分利益的尘埃。”李亚文始终以清风涤荡诱惑,用一颗剔透的“廉心”守护着育人的神圣殿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浇灌,静待桃李芬芳。
廉洁,是照亮公平的星光,更是叩开心门的钥匙。七载农村教育教学经历给了她太多收获:深夜的雷雨交加中,面对新转学生家长发来的、带着试探与恳求的200元微信红包,李亚文指尖飞动,回复清晰而坚定:“心意已领,钱请收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都值得被公平的光芒照亮。”她深知,收下的是片刻的轻飘,丢失的却是为师者安身立命的根基。次日课堂上,她特意邀请怯生生的转学生小雅领读课文,琅琅书声中,孩子眼中的阴霾一点点被驱散,自信的光芒渐渐燃起。毕业时,小雅工整的字迹诉说着那个雨夜的意义:“爸爸说:‘闺女,你遇到好老师了’”这张薄薄的纸条,胜过千钧奖杯,它铭刻着清廉守护的公平如何照亮孩子的心灵暗角。
同样,面对因孩子闯祸而提着沾满湿泥的土鸡、满面羞愧的家长,李亚文快步上前,温和却不容置疑地将鸡推回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您能来,愿意和学校一起管教孩子,这就是最重的‘礼’!”她转而将目光投向那个被称为“魔王”的孩子,将教室门锁的钥匙郑重托付:“开门、落锁,这份‘重托’,能扛稳吗?”那一刻,孩子眼中的坚硬铠甲裂开缝隙,透出光亮。从此,校园里多了一个斜挎工具包、步履生风的忙碌身影。当毕业典礼上,“巧手匠心”的奖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照着孩子清澈自豪的笑容时,李亚文明白,退回的是一只沾泥的土鸡,递出的却是一把开启心门的“信任之钥”,捧回的是一颗被真诚唤醒、懂得担当的赤子之心。
坚守课堂的纯粹,方能收获真心的理解。初到状元中学担任班主任时,面对家长们“课后费心带带,费用好说”的热情提议,李亚文微笑以对,语气温和却字字铿锵:“感谢信任!专注课堂、认真作业、家校同心提效率,这才是根本。”斩断有偿补课的利诱,拂去的是利益的浮尘。时光流转,当那位曾最热切提议补课的嘉豪妈妈,默默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在校门口参加护校活动疏导人流,并递上孩子稚嫩笔迹书写的“李老师,您辛苦了!”卡片时,李亚文心中澄澈:滋养出的,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信任之土。这清风涤荡过的园地,终将盛开理解与敬重的繁花。
十多年的耕耘,在多重角色中奏响育人的交响。担任班主任时,李亚文独创“星光成长档案”,悉心记录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家长由衷感叹:“李老师退回的不只是财物,更是给孩子立起做人的标杆。”作为党务工作的专职干部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的专职负责人,李亚文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地履行各项职责。无论是处理党务事务,还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细致入微地开展工作,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充分展现出一名党务和师德师风专干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如今作为政教副主任,她将廉洁基因注入德育血脉:结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宣誓活动。她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专长,在担任音乐课后服务指导教师时,自创“音乐心理疏导法”,用悠扬的陶笛为焦虑的学生减压,曾经有学生在音乐课后服务结束后主动找到李亚文老师和她沟通:“李老师,在你的课堂上我感觉非常放松。”她尽职尽责,却从不收取分毫额外报酬。
翻开李亚文朴素的办公桌抽屉,珍藏的三件“厚礼”无声诉说着教育的真谛:小军第一次修好门锁后换下的、带着岁月锈迹的旧锁芯;嘉豪那张承载纯真谢意的卡片;小雅笔下那幅《发光的老师》画稿。它们静卧着,却如晨钟暮鼓,时时回响。十多载春秋,当无数“心意”裹挟诱惑而来,李亚文始终以清廉为盾,以仁爱为灯,在菁菁校园树起一座精神的脊梁。“教育是清风化育,是云朵推动云朵,是灵魂唤醒灵魂。”这是她坚定的信念。她深信,唯有守护讲台的纯粹无瑕,才能让每一个从这里启程的孩子,沐浴在公平的阳光下,如向阳之葵般舒展枝叶,最终都能骄傲地挺直脊梁,向天地宣告:“我的老师,清白如山,是我毕生仰望的精神脊梁!”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