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康子怡
夏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一箱箱带着晨露的鄯善葡萄被递到户外劳动者手中;清甜的果香里,藏着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长沙市芙蓉区化龙池社区工会联合会采购的500余斤葡萄,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的对口帮扶村出发,一路辗转,既成了农户眼中沉甸甸的“增收果”,也化作户外工作者心头沁凉的“消暑礼”。
这颗小小的葡萄,实则是一条串联起产业根基与民生温度的纽带。对鄯善县而言,葡萄产业从来不是简单的“田间作物”——作为当地农业的支柱,它一头连着吐鲁番“农业稳市”战略的落地生根,关乎县域经济的稳中有进;另一头牵着万千农户的生计,从开花结果到采摘销售,每一串葡萄的销路都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收入账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阶段,这样的“订单式”采购,不仅为农产品打通了从田间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更用市场力量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让“种得好”与“卖得好”形成良性循环。
而对户外劳动者来说,这份“甜蜜关怀”远不止解暑那么简单。环卫工人李大姐捧起葡萄时眼角的笑意,快递员小王念叨“平时忙得顾不上买水果”的感慨,道出了这份礼物的深层意义:它让奔波在烈日下的身影感受到被看见、被牵挂。100名受益者中,有凌晨清扫街道的保洁员,有穿梭于街巷的外卖骑手,有顶着高温在外奔波的城管人员……他们的日常与城市运转紧密相连,却常常是被忽略的“隐形守护者”。工会的这份心意,恰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他们:你的辛苦,有人记得。
在这场“爱心助农+暖心服务”的双行动背后,是工会组织对“服务”二字的深层诠释。从夏日送清凉到冬日送温暖,从针对困难职工的精准帮扶到为户外群体打造“劳动者港湾”,长沙市天心区化龙池社区工会联合会的实践,正勾勒出“工会+”模式的创新路径。它跳出了单纯“捐赠式帮扶”的局限,将消费扶贫与民生服务有机结合——既让产业帮扶有了可持续的市场动力,避免了“输血式”帮扶的短效性;又让对劳动者的关爱有了更具体的载体,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
正如化龙池社区书记伍素所说,这样的探索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在路上。当一颗葡萄能同时承载起农户的增收希望与劳动者的获得感,当工会的服务既能巩固脱贫成果又能凝聚民生共识,我们看到的,是基层组织用巧思与热忱书写的答卷:在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交汇点上,每一个微小的举措,都能成为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让温暖与发展同频共振,让“双向奔赴”的故事,在更多角落持续生长。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