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秸秆回收作基料,一亩田既种水稻又长赤松茸
日期:2025-07-07 09:2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7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旋)眼下,正是水稻夏收的季节,田间留下不少废弃的秸秆,怎么办?7月6日,记者从湘潭县了解到,当地射埠镇、河口镇等部分水稻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收集秸秆用来作食用菌赤松茸基料。该县摸索“两亩稻草一分菇”耕作制度,在全县300多个行政村推广3000多户,全省推广1.2万余户,累计增收数亿元。

(在湘潭县等乡镇种植示范基地,以稻草等秸秆为基料种植出来的赤松茸。)

“以稻草等秸秆为基料种植赤松茸,无需焚烧、粉碎、发酵等复杂流程,直接在稻田露天种植,40天左右出菇,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高产时能达5000斤,亩产值超3万元。”湘潭县农技专家邓述东介绍,双季水稻+赤松茸轮作,栽培一亩田的赤松茸,约需20亩田的稻草进行覆盖,来年收获赤松茸后,被菌丝腐烂的稻草又是上等的有机肥。这种稻草种菇的方式,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作用。

邓述东长期致力于“纯稻草农田露天种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他的推动下,湘潭县创新“深耕一亩田”模式,探索秸秆产业化利用,从源头解决秸秆收集、储存加工困难等问题。目前,湘潭县设稻菇轮作示范片,构建了“技术团队+村集体+农户+企业”产供销一体模式。自主培育菌种供应,发展连片种植基地,规范生产管理,多地设收购点,建设加工厂开发多种产品,创建“深耕一亩田”品牌,线上线下销售,产品远销海外。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