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湖南组织拟赴境外上市公司代表参观港交所。)
2025年的香港资本市场,正上演一场史诗级的“价值回归”。恒生指数累计涨幅16%,宁德时代刷新全球IPO纪录,蜜雪冰城市值翻番……万得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达17家,募资总额176.8亿港元,同比激增269%,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今年,蓝思科技、鸣鸣很忙等5家企业密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恒昌医药等16家湘企不久前在“港洽周”期间与港交所深度对话。港股浪潮下,湘企为何“集体冲刺”,又如何借力香港资本市场?
港股为何火了
万得数据显示,尽管2022-2023年港股IPO一度遇冷,但过去十年港交所累计募资仍居全球首位,超越纳斯达克和纽交所。
5月14日,在香港举行的湖南拟赴境外上市公司与港交所对接会上,港交所市场科环球上市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啥港股是当下的优选。
其一,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活力。
港交所的“科企专线”与18A(生物科技)、18C(特专科技)章节,成为新经济企业的“通关密钥”。未盈利企业市值门槛降至60亿港元,审核周期压缩至120天,一季度9家未盈利科技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占新上市企业的53%。中资股占港股总市值76%,TMT、新能源等板块估值弹性显著,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标杆案例验证了港股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
其二,国际资本的“安全港”逻辑。
美联储降息后,港股作为离岸市场的“价值洼地”属性凸显,国际资本通过港股重估中国资产。港股兼具“融资便利性”与“国际化跳板”优势:企业上市6个月后可增发新股无需审批,资金性强流动助力跨境并购,税率低则优化全球税务布局。
那么,港股适配哪些内地企业呢?主要是新经济与国际化需求突出的企业。
香港市场对科技、消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企业尤为青睐,计划拓展国际业务的企业也可通过港股吸引全球投资者,优化外汇资金配置。
湘企为何“集体冲刺”
今年,湖南已有蓝思科技、军信股份、红星冷链、希迪智驾、鸣鸣很忙5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书。
硬科技突围有2家。
蓝思科技。全球玻璃盖板市占率超50%的隐形冠军,却因A股18倍市盈率陷入估值困境(港股同业舜宇光学为25倍)。其拟募资10-15亿美元建设东南亚基地,目标将海外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30%,并引入淡马锡等国际资本优化股权结构。
希迪智驾。这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12亿元的无人驾驶企业,正借港交所18C章节打开融资窗口,计划募资8亿美元吸引中东主权基金布局智慧物流。
消费叙事有2家,从“冷链之王”到“零食帝国”。
红星冷链。中部最大冷冻仓储服务商,2024年毛利率高达52.8%,却因490万元社保欠缴折戟A股。转战港股计划将募资21%用于智能仓储升级,目标将人均效率提升40%。
鸣鸣很忙。旗下“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合并后GMV达555亿元,1.4万家门店中58%位于县城乡镇。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存货周转天数仅11.6天,7.5%的毛利率支撑2.3%净利润率。
还有国际化范式——军信股份。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军信股份,拟通过H股募资拓展吉尔吉斯斯坦垃圾焚烧市场。港股绿色债券市场将为其技术输出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湖南在港上市公司9家,总市值近千亿港元,相较中部省份如湖北19家,尚有差距。已登陆港股15年的中联重科验证了“港股融资-跨境并购-技术反哺”的闭环逻辑。通过港股平台累计融资超80亿港元,其完成对德国M-TEC、意大利CIFA的并购后,高空作业机械欧洲市场份额突破15%。
我省财经专家认为,对企业而言,“A股+港股”模式是战略升级的有力“跳板”,预计会有更多企业效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竞争力,带动湖南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当然,是否有望在资本市场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还看企业对资本的驾驭能力。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石伟
来源:侃财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