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程机械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日期:2025-05-16 09:5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白刚 户晓阳

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正在成为新增长点。

5月15日,在2025工程装备与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合作大会上,中国机电商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立杰披露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6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完成营业额1659.7亿美元,同比增长3.1%。

工程装备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关联产业,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近年不断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脚步。比如,2024年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7%,增长26%;中联重科海外业务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9%,海外业务规模超过了国内规模。

(会议现场。本文图片均为胡盼盼 摄)

目前,俄罗斯、美国、东南亚、拉美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深研究员王东分析认为,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大,是行业发展的好机遇。尤其是拉美,虽然距离较远,但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大市场。

2025年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环境如何?王立杰指出,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面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大国博弈直接影响营商环境等严峻考验,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全球基础设施需求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等,都形成了有利因素。

出海是大趋势,而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吴万浪看来,“乱出海,会出局”。他认为,出海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要明晰国际形势,企业可以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如何选择区域、找准市场?在王立杰看来,中资国际工程企业在国际矿山开采项目、工业设计采购安装项目、绿色基建项目中优势明显,效益较好。尤其是通过合作经营、“投建营一体化”、输出运维服务、园区开发运营等模式创新,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益、稳固国际市场。

近年来,中国电建集团海外业绩十分亮眼。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原海新称,公司实施集团化、主题化、全球化战略,发挥投建营全产业人员一体化优势,通过全球化与属地化结合的模式,与当地企业国际伙伴形成互补关系,大力加速市场拓展。

作为工程机械出海的优秀代表,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推行端对端模式,没有中间商、代理商赚差价,把实惠让给用户,更具有价格优势,同时可以更好掌握当地市场情况。此外,中联重科通过数字系统实现海外业务可视化,不断优化全球业务管理,并首创“航空港”和“地面部队”(当地业务员)结合模式,更好接近海外消费者、服务海外消费者。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鲁红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