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南钢铁制造与工程机械如何相互赋能
日期:2025-05-16 09:2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万姗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工程机械专干“粗活”,使用环境恶劣,必须有一副“钢筋铁骨”。

5月15日,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TO(先进材料)-工程机械用先进金属材料专题论坛上,大家关注一个共同话题:工程机械用钢的研发趋势。湖南工程机械、钢铁制造两大实力产业,如何相互赋能?

成果不断涌现,场景不断拓展

走进本届工程机械展,迎面就是一台高耸入云的大家伙:中联重科4000吨轮式全地面起重机。

作为全球最大吨位的起重机,其全伸主臂长度达到95.4米,风电臂111米,能够能在200米的高度吊装200吨的物件。

可想而知,其主臂及风电臂的制造得有多难,强度得多么经得起考验。

“随着场景需求的拓展,现在的工程机械主要朝着大型化、高端化、轻量化发展。钢材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金属材料,研发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想涛在论坛上分享道。

(论坛现场。王亮 摄)

像中联重科4000吨轮式全地面起重机,其个头大,相关用钢的轧制和焊接要求极高。还有一些特殊的场合,对钢的要求更加苛刻。比如岛礁建设,得耐腐蚀;深地探测,得耐高温;极地开发,又要耐低温。

邓想涛表示:“科研、实验、工艺等维度要齐头并进,才能满足这些场景的需要。”

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用钢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但研发空间依然广阔。

“地球上的一些极端场景,已经在应用了。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还要登陆月球、火星并展开建设,那时可能是完全颠覆的研究命题。”邓想涛说道。

产业生态完善,湖南擅产好钢

“这是我们连续第二次在长沙举行专题论坛了,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生态比较完善,上下游企业比较多,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举办地。”论坛上,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部主任丁波主动说起这个话题。

以本场论坛为例,来自涟钢、衡钢以及中联重科的技术负责人先后分享各自的最新研发成果,“主场优势”凸显。

上游有世界500强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湘钢、涟钢、衡钢在工程机械用钢领域都“有几把刷子”。下游的工程机械更是百花齐放,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有着硬核实力。

一端制造能力强,一端市场需求旺,产业生态生机勃勃,好钢、好机械源源不断。

(论坛现场。王亮 摄)

就在2024年,三一重工、湘钢、涟钢、东北大学“联手”,实现了工程机械用超高强度结构钢板Q1300研制开发和应用,工业化生产各项性能良好,满足了制备要求,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屈服强度1300MPa钢板应用的单位。

涟钢钢铁研究院副院长刘宁告诉记者:“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是世界级的,我们作为同一个省的企业,彼此的沟通肯定更便利,相关的研发也更高效。”

他表示,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举行到第四届,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互赋能、助力发展。

责编:万姗姗

一审:万姗姗

二审:邓望军

三审:鲁红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