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30日讯(通讯员 陈祺 黄圣)4月29日,长沙市天华第二小学迎来了一场充满书香的文学盛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湘子受邀走进校园,以"从‘看’到‘看见’"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分享会。活动通过赠书仪式、创作故事讲述、阅读方法指导等环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发现的种子。
活动伊始,伴随着热烈的掌声,邓湘子先生走进会场,热情地向同学们打招呼。随后,邓校长手持花束向作家致意,2006班学生代表踮起脚尖为邓湘子系上红领巾。鲜艳的花朵与红领巾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邓湘子向同学们展示了《蓼花鼎罐》的封面,向同学们介绍了“鼎罐”——一个用来做饭的器具。“为了找到制作这个鼎罐的人,弄明白它背后的古诗,我翻山越岭去寻找还在世的鼎罐制作人,还翻阅了三个县的县志。"作家用亲身经历诠释创作真谛:写作者既要像探险家般实地行走调查,又要像考古学家般深耕文献资料。
当作家分享童年烧糊饭的趣事时,会场爆发出阵阵笑声。从放牛娃到作家的蜕变故事,让同学们领悟到生活处处皆素材。当讲到工匠将妻子名字刻在鼎罐底部时,有孩子低声惊叹:"原来器物里藏着爱的密码!"
邓湘子以作品为案例,传授独家阅读心法:“读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沉浸式通读,让自己走进书本里去;第二遍都思考文字背后的秘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强调:"摘抄好词句只是基础,能提出‘为什么’才算真正读懂了书。"
关于"怎样才能成为探索者?"的问题,邓湘子郑重答道:"就像我寻找这个鼎罐的过程,保持好奇心,把每次作文都当作一次发现之旅。"此刻,屏幕上的鼎罐特写与孩子们闪亮的眼眸构成动人画面。
活动尾声,邓湘子向学校赠送20本亲笔签名的《蓼花鼎罐》。接过新书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新奇的微笑。
在讲座的最后,邓湘子先生向同学们寄言:"杰出的作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伟大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他们把自己探索得来的‘看见’与‘发现’,表达在自己的作品里。"这场关于"看见"的文学启蒙,正在孩子们心中生长出探索的枝芽。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