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玩转电池正极材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马丹 姚尧 袁凤麟]

(美特新材展厅展示的正极材料产品。)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马丹 姚尧 袁凤麟

小巧便捷的蓝牙耳机,让人们随时享受音乐自由;广泛应用的无人机,为各行业拓展无限可能。蓝牙耳机可靠连接、无人机稳定续航,离不开一种黑色粉末状的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湖南盐业集团纵向延伸盐、纯碱产业链,正极材料钴酸锂在蓝牙耳机、电子烟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细分市场实现领跑,在新领域打开一片天地。

钴酸锂领跑消费类细分市场

3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望城经开区的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化生产车间,生产线自动运转,机械手臂将接连出炉的黑色块状材料倒进旋轮磨设备碾成粉末状。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一名工作人员。

“这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化生产线,日产能近20吨,订单已经排到了二季度。”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敏介绍。

湖南盐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综合盐业企业之一,美特新材深耕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多年。2022年12月,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扩股”方式,美特新材实现由湖南盐业集团控股。在技术积淀和资源整合加持下,美特新材一跃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邹敏介绍,美特新材主打产品钴酸锂,主要分为高倍率和高电压两种类型。

“在业内,高倍率型钴酸锂材料主要存在充放电下的结构坍塌和颗粒中一次粒子变小导致的高温性能变差两大难题。”邹敏介绍。研发团队通过掺杂进行基体改性,有效攻克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材料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目前,美特新材的高倍率型产品以优异的快速放电性能,在蓝牙耳机等细分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高电压型产品则以高容量特性,在手机、笔记本等高端数码电子产品中有广泛应用。

邹敏介绍,今年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开发无人机专用超高倍率型钴酸锂产品,站上低空经济“风口”。

“锂钠齐飞”,新型钠电加速储能场景应用

早在2023年2月,美特新材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落子望城;1个月后,与中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湖南首个钠电研究院。

我国钠资源储量丰富,主要以盐的形式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提炼方式也相对简单。而在钠资源开发,以及延伸盐湖钠资源产业链方面,制盐企业有明显优势。

湖南盐业集团介绍,面对转型发展需要,通过纯碱-电池级纯碱-钠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可以提高纯碱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做强盐和盐化工主业,也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切入了一个新兴产业赛道。

记者在美特新材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看到,研发人员从钠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两条技术路线进行新产品开发。

“钠离子电池安全性能高、寿命长、成本低,发展前景广阔。但新能源材料产品迭代升级很快,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邹敏介绍,美特新材以锂电正极材料产业为基础,布局新型钠电和前沿固态正极材料,实现“锂钠齐飞”的产业布局。

今年,美特新材钠电材料重点以聚阴离子材料为主,将在储能场景加快实现应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线预计2026年量产,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迈向新阶段。


(一审:邓望军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湖南日报社 | 电脑版 | 触屏版 | 客户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