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探寻株洲“城市成功学”
2018-07-09 16:21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朱洁 编辑:陈实

  1531097387271.jpg

  ♣ 大美株洲。(网友“写给梦想的信” 摄影)

  6月下旬,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40座城市从289个地级市(不含港澳台)中脱颖而出,当选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株洲惊喜上榜。

  40年最成功城市之一

  说惊喜,是因为共同入选的城市大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传奇——首都北京、国际大都市上海,又或是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深圳……它们中的23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4个直辖市、12个副省级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18个省会城市。作为中部非省会城市,株洲跻身榜单,愈发彰显其独到的城市个性和不一般的发展思路。

  株洲凭什么入选?入选意义何在?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成员倪鹏飞这样解析:中国城市在40年中的发展都是很成功的,而株洲等40个城市又是最成功的,“选择它们来研究、分析,就是为了探寻‘城市成功学’,为更多的城市提供借鉴参考。”

  课题组认为,株洲经济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1倍,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其他城市。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轨道交通、硬质合金、航空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优势犹存,成为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力量。

  1531097459286.jpg

  ♣ 湘江风光带火车头广场(龙健摄影)

  40年不忘城市初心

  株洲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强。株洲的“城市成功学”离不开对这份初心的坚守。

  1953年,新中国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株洲从一个小镇变身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5个大工业城市之一。国家重点建设了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株洲冶炼厂、株洲车辆厂、株洲桥梁厂、株洲机车修理厂等7个安排在株洲建设。

  计划经济时代,株洲是耀眼的南方工业重镇;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磨砺下,这里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株洲始终坚信,城市的优势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境内省属国有企业多属大中型企业,人员多,包袱重。破产改制、重组整合……国企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改革,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航发南方公司、中航发608所、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千金、唐人神等一批企业得以做活做强。”市国资委有关专家说。

  株洲也曾是全国十大黑污染城市。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株洲主动转型升级,壮士断腕启动搬迁改造清水塘老工业区。2013年以来,关停企业1300多家,影响产值500多亿。大规模关停企业的同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发展第一动力,心无旁骛聚焦实体经济和优势产业,构建“3+5+2”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寻找到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不忘初心,不负坚守。在城市转型升级巨大压力下,2016年至2017年,株洲成为国务院表彰的稳增长先进地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地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先进地市。

    1530242057423.jpg

  ♣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全景。

  踏准发展的时代节拍

  岁月变迁,产业起伏,当年的老工业基地此次鲜有入围者。株洲何以“优势犹存”?

  专家们认为,“不忘城市初心”是讲立场、讲担当,要保持产业优势,离不开决策者和企业家对市场经济节奏的准确把握。

  2006年底,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株洲随即启动相关工作,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以大带小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株硬、华联瓷业等龙头企业提前布局,迎来发展黄金期。

  以中车株机为例。2006年,该公司的电力机车车头生产能力约为年产300台;技改升级、产能提升后,扩充至1000台。2007年,中国铁路迎来第六次大提速,市场需求猛增,中车株机斩获成倍订单。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市委市政府迅速捕捉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发展大势,编制出台“制造强市5年行动计划”。各大企业也着手布局智能化改造,频频推出磁悬浮、超级电容、IGBT芯片等世界级的创新成果。株洲因此入围“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市,并在国家首批智能制造专项93个项目中,入选4个项目,是湖南入围的全部专项项目。至今,共有9大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打造 “中国动力谷”也是株洲在新时代踏准发展节奏的经典一役。

  城市竞争日益激烈,今后不再是单个的产业竞争,而是产业链和区域综合实力的整体竞争。2013年,株洲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赋予它成为产业振兴主阵地、转型升级主引擎、城市形象新名片的重任。

  “中国动力谷”计划依托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培育世界级的三大动力产业集群和领袖企业,并且还瞄准与动力产业高度关联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我们确定重点打造磁悬浮、IGBT大功率器件等10余个优势产业链,促进多产业、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构建‘3+5+2’的现代产业体系。”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凭着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互动全球的创新视野、反哺共享的创新胸怀,如今,“中国动力谷”已被视为中国制造浮出的新版图。与“安徽声谷”等地并称中国腹地新五“谷”丰登,吸引了大批创新人才、科技企业入驻。

  再次踏准新时代的发展节拍,株洲争抢城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 “制高点”……

  (株洲日报记者 朱洁)


        免责声明:华声•经济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