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凤凰涅槃:保贡松针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2018-04-02 16:42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文畅 编辑:陈实

  湖南安化芙蓉山位于安化县大福镇、仙溪镇、清塘镇和梅城镇四镇交界地带,由72座大大小小的山峰构成。72座山峰宛如一朵盛开的芙蓉,故名芙蓉山。

   图片1.jpg    

  芙蓉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生产名茶的物质基础。安化仙山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座落在芙蓉山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集研采制于一身的茶叶企业。

  1935年,《湖南省茶产概况调查报告书》显示,湖南省51个产茶县,绝大部分县有安化茶树品种。这与明朝朱元璋洪武年在安化点了四保贡茶,外县崇尚安化茶,纷纷来引进品种有重要关系。

  安化县志记载,四保贡茶在安化前乡的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为了加强对贡茶山的管理,更为了新采制作的“安化芽尖”能快速运到京城,明朝政府还把唐朝、宋朝修的益阳县城至安化县城梅城的官道——宝安益大道,进行了改造加宽。还在官道穿越现桃江县浮邱山的穿天坳,将那儿原来的私人客栈改成了官方驿站,养了传递官方文件和跑运贡茶的马匹。因此,安化至益阳和长沙的茶马古道,借贡茶的大势,兴盛了三百年。

  安化人陶澍在道光年间任安徽、江苏巡抚及两江总督时,写了多篇与安化茶叶有关的诗词,其中《芙蓉江竹枝词》云:“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在芙蓉山采制茶叶的景观和技巧,所制的芙蓉青茶列为皇家贡品,也就是安化的四保贡茶。  

   图片2.jpg

  几经历变,安化四保贡茶的制作方法在多数地方已渐渐失传,现在只有四保中的大桥保向氏一脉把制作方法传承下来了。

  光绪十二年二月采办《大桥保贡茶册》载,有向氏族人向重山、向生云、向宣声、向生裕、向生鸿、向生柔、向逢春、向道虎、向道德、向名重、向治典、向治谟、向道远等人制作贡茶。《向氏族谱》云:向逢春字生刚,为向介夫字垂弟的曾祖父的父亲,而向生柔、向生裕为向逢春的二弟、三弟,一家三兄弟都是做贡茶的。向逢春、向生柔、向生裕即向垂弟常向后人讲起的逢春公、生柔公、生裕公三兄弟,也是向氏贡茶最繁荣最兴盛的时候。

    360截图20180402192901609.jpg

  1976年,垂弟公长子向远幸子承父业,继续传承四保芽茶的制作技艺,又学习继父文彬公黑毛茶加工制作技艺,并于当年进入仙溪镇乡镇企业办红旗茶场工作。文化革命结束后,红旗茶场在安化县仙溪镇的各个乡、村建立分场,向远幸凭着精湛的茶叶制作手艺与传承贡茶的责任,被派往山漳江分场做负责人。

  1999年,向远幸在红旗茶场山漳江分场的基础上承包茶场改建为仙山茶厂,开始学习安化松针搓制外形的技术并应用到四保贡茶芽茶的制作上,研制出了仙山茶厂独特的每一片芽头都要经过掌心的温度搓揉才能完成的保贡松针。

  保贡松针对鲜叶要求极高,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并保证没有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不能有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成品是综合了安化松针的特质和优化四保贡茶芽茶的技艺研制而成,生产出来的保贡松针外形挺直圆浑细秀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可耐冲泡,香气浓厚,滋味甜醇,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嫩,逗人喜爱,状似松针,成为特种绿茶中代表之一。

  2018年2月13日,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日本广濑株式会社大中华区总裁常松和久先生一行三人来到山漳村仙山茶场参观、考察,并感叹,能够把明代贡茶的芽茶与安化松针的针型茶有机结合起来,不失贡茶的品质,不掉松针的外形,真是一款神奇的好茶。

    360截图20180402192918671.jpg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向氏父子把仙山茶厂更名为安化县仙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了一家集贡茶茶园种植基地、贡茶茶园培管、贡茶生产技艺、贡茶储存、贡茶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企业,并注册了仙溪保品牌地理商标来进行对大桥保贡茶的保护。子向凤龙告诉我们,因保贡松针的制作技艺极其复杂,生产出的成品非常有限,茶客们目前只能采取预定的方式才可购买到。

  现已是公司董事长的向远幸老先生说,2009年时任安化县农业局局长、安化县茶叶协会会长的吴章安先生在北京朝阳区的晋商博物馆看到了《大桥保贡茶册》,随即翻拍了有关向氏族人生产贡茶的名单和数量的图片,回安化后把这些资料交给了向远幸,向远幸才知道父亲常说的《四保贡茶》和《大桥保贡茶册》确有其书,曾经背诵的知识也在书本上。顿时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应该把四保贡茶芽茶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并叫回了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向凤龙,召开家庭会议,商定向氏一脉一定要致力传承四保贡茶的制作技艺并加以创新。(文畅)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