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沙今年部署重大产业项目638个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3-22 09:33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焕明 编辑:陈实

  开栏的话

  抓经济关键是抓产业、抓项目。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长沙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产业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打牢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日起,本报推出“产业项目建设年”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深入产业项目建设一线采访,讲述项目建设的故事。

  长沙晚报记者 陈焕明

  产业是带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引擎”,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置身长沙大地,不论是各开发园区还是重点片区,扑面而来的都是产业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派“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昂扬气象。

  2018年是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年”。今年,长沙重点部署重大产业项目638个,年度总投资1781亿元。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产业项目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精会神谋产业,千方百计兴产业,一心一意强产业,在产业项目建设中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彰显新作为,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引导,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五个100”(抓好100个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抓好100个科技创新项目,抓好100个重大产品的创新,引进100个500强企业,引进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思路

  聚焦振兴实体经济 紧扣高质量发展抓项目

  “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打牢根基。”去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多次带队进园区、入企业、上工地,调研产业项目建设,看望慰问项目建设者。他强调,要把“产业项目建设年”抓好抓实,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引进更多新的产业项目,注重把抓产业链变为抓产业招商,围绕高端产业、终端产品、关键环节引进一批高质量项目,引进一批投入产出比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要紧扣高质量抓项目,突出智能制造项目、产业链高端项目、科技创新项目。要营造好环境抓项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环境、施工环境。

  在宁乡经开区金洲大道旁,总投资55亿元、规划用地91.3公顷的楚天科技智能医疗装备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厂房等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今年底全面实现竣工投产。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说,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未来大家可以在楚天科技看到一个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医疗装备制造工厂,所形成的完整生产体系将支持高效率、高质量的药品生产。”

  望城经开区的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从一丘黄土到钢柱林立,再到封顶投产,只用了不到7个月时间,中信戴卡不仅创造了项目建设的“长沙速度”,更在产品轮毂上烙上“长沙智造”的标记。该产业园生产负责人李玉东介绍,项目达产后,将年产1200万只轮毂和2万吨凯斯曼合金配件。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3%,比去年同期快2.4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8%。

  新举措

  市领导挂帅出征 “三位一体”创新帮扶机制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今年长沙确定市级领导联点重大项目113个,总投资5809.5亿元,年度投资902亿元,分为30个组,由30名市领导联点、31个责任单位对口帮扶,113个重大项目主要以汽车、工程机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和“五个100”工程项目为主。

  “全市上下要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100’抓牢项目,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项目深度策划,强化跟踪服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强调,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径图、责任人,确保相关人员到位、到岗、到责,切实凝聚项目建设合力,强化考核奖惩,强化环境营造。

  “作为全市项目建设牵头部门,我们将聚焦‘五个100’工程,以最强的力量服务项目,积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文斌对记者说,今年市发改委对市领导联点帮扶项目机制进行创新,推出“正科级实职干部联系服务市领导联点重大项目”举措,着力打造市领导挂帅、对口责任单位统筹协调、发改干部对口帮扶服务的“三位一体”项目帮扶工作机制,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市重点办在继续抓实“五个一”调度管理机制的同时,突出抓调研分析和协调服务,抓新建项目开工、竣工项目投产,确保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同时,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并以此作为“产业项目建设年”重要抓手。20名联点市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通过走访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召集有关市直部门、骨干企业听取意见,对产业链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各区县(市)、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形成齐心协力抓产业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长沙推进产业链建设,是着眼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长沙产业实际,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滔介绍,在精准服务产业项目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既是“服务员”,又是“政策宣传员”,要了解各方面的产业政策,帮企业制定“政策对接包”,送“政策上门”。

  新气象

  重点片区将打造成创新和开放的新增长极

  长沙正全力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高铁会展新城、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和开放的新增长极。

  作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首开项目和区校合作的示范项目,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项目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创核、创街、创坊已实现主体完工,正在进行扫尾施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的“透明计算”等14个项目已注册落户,50多家重点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再过两个月,部分办公楼将交付使用,9月底前将全部建成运营。”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高铁会展新城,一大批主次干道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京港澳高速东西辅道、香樟东路、高塘坪路等年内基本建成。这里还将建设一座全新的国际会议中心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国际会议中心、五星级酒店等,项目有望于年内启动建设。

  去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设立,成为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正加速推进,今年,片区正瞄准航空运输服务、外贸加工出口等实施精准招商,年内将有普洛斯长沙空港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片区环境正在全面提质。

  在浏阳河畔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一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V谷”正在日益崛起。今年该产业园将加快路网、景观、中央绿带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首批入园项目,湖南广电芒果大厦和长沙广电制作基地已于去年底奠基。

  新作为

  转作风送服务 以责任担当促进项目早建设早投产

  眼下,长沙市产业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给企业创造最好的建设环境,市发改委加强衔接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部门合力,建立常态联络调度和帮扶推进机制;各区县(市)、园区党员干部通过转作风、送服务,主动加强沟通和协调,不断探索更优化的审批机制,以有力的责任担当和工作热情,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今年2月3日,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长沙基地项目在长沙高新区启动建设。从1月2日签约到正式开工,仅用了1个月时间,预计8月20日主体竣工,11月30日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时间短、行动快、很务实。企业在长沙发展的这些年,每一件事情都办得舒心。”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说,杉杉集团落户长沙发展的15年,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长沙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对项目一日一调度,及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倒逼”提速项目建设。

  浏阳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向浏阳经开区下放87项、向浏阳高新区下放7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现数十项行政审批事项“只进一张门,最多跑一次”。浏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园区铺排产业项目48个,全面实施“产业新城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项目建设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园区将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今年1月,宁乡高新区“产业项目建设年”重大项目首签仪式上,宁乡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宁乡高新区将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成为长沙持续打造“三个中心”、湖南湘江新区加快“三区一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

  奋斗就有收获

  文峰

  在所有关于“春天”的故事里,奋斗总是最动情的观照。初春之时,我们就看到了豪迈的战斗步伐。在长沙所有重点项目建设的“战场”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机器轰鸣,最悦目的画面就是千帆竞渡。这种斗志昂扬、须臾不松的赶超劲头无疑值得我们点赞。它充分演绎了星城发展的激情速度,充分展现了长沙干部干事的状态和能力,充分诠释了我们在新时代的奋进步伐和建功情怀。

  今天,我们对产业项目建设显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大局。它既是抓好投资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所谓,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一批批重大项目在长沙落户,不仅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释放出最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今年是湖南“产业项目建设年”。我们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面对新局面,更加突出一个“闯”字。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立足市情,开动脑筋、放宽视野、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在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平台建设、改革创新、统筹融合等方面谋求新突破。面对新局面,必须更加着眼一个“抓”字。项目建设是“牛鼻子”,坚持全力以赴抓项目、精准施策引项目、攻坚克难促项目,要做到长有规划、时有计划、事有策划。铺排工作,责任要到人;处理问题,要定时“销号”。面对新局面,要加强一个“学”字。学是破题金钥匙,只有将“充电”“加油”“磨刀”作为习惯和自觉,继续“施好肥”“浇好水”,才能落实好帮扶政策,精心做好服务工作,给产业项目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

  一切愿望,万千道路,只在脚下。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有蓝图,有信心,有合力,梦想就会无远弗届。从春天出发,去往收获的季节,这是光荣的使命,也是建功的征途!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