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减”政策下,崽崽去哪儿?
2021-08-31 10:03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高原

  早在几个月前,“双减一升”就有了各种风声。消息灵通的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不过是“没有补习班了,我崽去哪啊?”

  我在初中担任班主任十多年间,发现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往往远超学生本身。热衷于报培训班是家长们缓解自身焦虑情绪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双减政策”落地,学科培训班没了,我们的崽崽究竟该去哪儿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普遍化,就足以说明另一个问题:大多数孩子的课余时间,是被家长用各种补习班来充实的。

  去年,我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级。进入初二后,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差,学习态度和习惯不佳,自我认知和约束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亲子矛盾尖锐等问题在班级里集中爆发,我为此苦恼不已。

  不久,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们总是在学校和培训班之间疲于奔命。留任的一位科任老师笑着跟我说,你们班有个特点,孩子不听话有问题,家长就报班;一个补习班解决不了的问题,多报几个就解决了。

  虽然不能把所有问题的产生都归结于课外补习这一个原因,但为了尽快了解班级情况,我还是设计了一个问卷表格,在班上对课外补习进行了情况摸底。我的本意是想对班上报课外学科类补习班的情况进行统计,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家庭进行有效建议,希望帮助他们调整并解决一些问题,但万万没想到,调查结果着实令我震惊。

  附调查表格及数据:

1630375144558566.png

1630375271281406.png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一个47人的班级,只有1人没有课外补习。孩子们大多不止在周末进行了补习,甚至包括了平时的课后时间。家长对课外补习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而孩子们对于报补习班一事几乎到了盲从的地步。书山题海,结伴补习,已经成为当下初中生的生活日常。

  这也说明,为什么双减政策出台并迅速落地后,家长们一方面表示热烈欢迎,经济负担得到大幅度缓解;另一方面又十分茫然,不去补习班,那我崽崽课后时间去哪儿呢?

  其实,比起问崽崽该“去”哪儿,我更希望家长能用崽崽该“回”哪里。补习班并不是孩子课余时间应属的归处,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要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的。

  家庭永远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青少年教育回归家庭是必然趋势,也是理所当然。补习班的出现,让一些家长通过付出金钱,当起了“甩手掌柜”。看似缓解了子女教育上的焦虑,又拥有了自己的“轻松时光”,甚至还有可能看到孩子分数的“进步”。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但家长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并不是全靠考试分数来表现,意志品质、道德三观、甚至是为人处世,都是需要最亲密的人言传身教的。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处于高速发育的不稳定期,心理健康水平除了自己调节,还需要外界的支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支持。父母在这一心理需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间的相处与沟通,对孩子缓解青春期心里矛盾,培养健全人格有着重要价值。如果孩子上学在学校,放学在补习班,甚至连一家人同桌吃饭的时间都很少,何来沟通与交流?何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塑造?

  我经常看到家长抱怨重重“我花了那么多钱,孩子一点都不感恩不听话,一点都不体贴我,还一天到晚对着我搞”;而孩子大多歇斯底里“你了解我吗?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吗?你什么都不懂!”家庭变成战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委屈,而每个人也都成了输家。

  其实,【感恩】并不是天生的技能,【共情】需要人与人之间不断地相处与磨合。血缘并不会让孩子与生俱来地拥有这些心理品质与能力,更多的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去培养与塑造。所以,当“双减”时代来临,家长要慢慢学会如何长时间与孩子相处,如何有技巧地融入孩子的学习、生活与社交,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这对家长来说,不比工作轻松,需要系统地学习与不断地实践。

  其次,孩子们要回归学校。我国的义务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是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的。最初补习班的目的,是帮助一些特别有天赋的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与提高,或者给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查漏补缺。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补充与辅助。

  而随着资本的注入,市场化的操作,补习班开始对政策进行过度解读,教学内容也从“辅助”向“偏怪难”发展,甚至鼓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对考试无用的论调。通过人为制造焦虑,从而达到自身盈利的目的。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不少学生因为放学后要在各种补习班“赶场子”,无法做到全心投入学校课堂,甚至无法完成学校作业,而这些“补习族”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识水平并没有如想象中得到大幅度提高。于是在新一轮的宣传和蛊惑下,不断加码补习时间,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随着2021年中考的落幕,我市政府及教育部门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我们不考偏题怪题难题,从评价机制上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所以孩子们也不用去外面培训班“没事找事”。完成好国家规定的学习任务,跟着学校的脚步走,孩子们优秀的学业表现绝对不会是“奢侈品”。

  最后,谈谈孩子们应该回归社会。目前,学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劳动教育等非学科类课程。这不是有些家长认为的“浪费时间”,而是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必须学习掌握的生存生活常识和技能。实际上,除了能力培养方面的必要性,社会性学习和实践对于培养青春期学生的思维及价值观也很有帮助。

  当代学生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讯和信息的发达,让孩子们在社会经验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信息与观点。一方面, 这对增长见识、开阔思维有一定的帮助,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消极负面的观点容易侵蚀我们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脱离社会的教育是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

  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不应该把学生往外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要强化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怀教育、生存教育;要细化的是对课程科学规划、因材施教、灵活操作;要深化的是各主体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学生为本。希望在“双减”政策下,家长们不会再发出“崽崽去哪儿”的疑问,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 高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