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态种养蔚然成风 农民种田更“讲究”
2019-04-04 10:13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陈实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时下正是春耕好时节,沉寂的土地苏醒了,处处可见忙碌的备耕图景。“虾苗在地里养着,有益菌正在发酵,养虾先要养好草哩。”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龙虾种植大户夏冬林穿着皮鞋,背着双手踩在干净的田埂上,满脸春风得意。从稻虾轮作一枝独秀,到稻鱼、稻鳅、稻鳖、稻蛙、稻鸭共养全面开花,2018年长沙“水稻+”稻田综合养殖面积突破5万亩。新年春耕大幕开启,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中。

  种田有讲究,不拼体力拼脑力

  “绿色”让半路出家的新型职业农民夏冬林尝到甜头。“一亩地,两份收成,龙虾才拇指大,就有客户抢着下单,稻虾米三块一斤,还不够回头客吃。”夏冬林津津乐道的种田好门路,就是稻虾共养:一亩地养两季龙虾、种一季水稻,全程绿色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今年,花果村全村稻田养虾种植面积增加至1400亩,全村共有规模养殖户20余户。仅去年一年,花果村龙虾产量达到9万公斤,产值逼近500万元大关。

  “个头大,浑身干净,肉质Q弹。”这是“回头客”彭女士给花果虾的点评。花果虾凭什么“收割”一波粉丝?“龙虾吃得比人还好,营养丰富,口感自然不会差。”养殖户夏满正忙着为龙虾准备吃食。她的身后,整袋的苹果堆成山,被切成小丁后,即将成为龙虾的“佳肴”。苹果餐、南瓜餐、麦麸餐、黄豆餐……用夏满的话说,龙虾的食谱要“讲究”。

  “父辈种田,增产全靠增肥。如今种田更有讲究,不靠投肥靠投智,效益上去了,人反倒更轻松。”夏冬林至今记忆犹新,父亲夏树根是村里最早一批种粮大户,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忙,效益上不去,反倒把身体拖垮了。夏冬林风趣地说:“过去‘瞎忙’,四季手头紧;现在‘忙虾’,不拼体力拼脑力,轻松养虾170亩。”

  农民新选择,绿色种养尝甜头

  稻为虾遮阴,虾为稻供肥;田里不打药,虾为稻除虫,亩产稻谷稳定在400公斤左右。由于“稻虾米”品质好,价格比普通稻谷高出30%。绿色种养,改变了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土地“休养生息”。在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频频亮起的“红灯”面前,花果村探索的稻虾种养新模式,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回报,还释放了生态的效益。检测机构提供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花果村提供的土壤样本,镉、铅、汞、铬等含量远低于限值,三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迹象。

  2018年以来,湖南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虾、鱼、蟹”等模式的稻田综合种养,推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70万亩。长沙稻田综合种养风景这边独好。从稻虾轮作一枝独秀,到稻鱼、稻鳅、稻鳖、稻蛙、稻鸭共养全面开花,2018年长沙“水稻+”稻田综合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带动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稻田综合种养成为越来越多新型职业农民的新选择。

0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