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惟有产业带动,才有扶贫后劲
2019-02-15 17:0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编辑:陈实

  惟有产业带动,才有扶贫后劲

  ——自治州精准扶贫经验谈③

  湖南日报评论员

  短短五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分之二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增收脱贫,30%的行政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在4万元以上,1110个贫困村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从生态农业到农村电商,从特色种养到乡村旅游,因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自治州各地产业扶贫百舸争流,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可以说,哪里产业发展得好,哪里扶贫后劲就足。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抬头是山,低头是沟,人均耕地0.83亩,种什么?在哪里种?十八洞村有好山好水,不少村民有一手飞针走线的好手艺,一旦把干什么、能干成什么的思路理清楚了,扶贫产业就应运而生:作为当地特产的猕猴桃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平时白白流走的山泉水,变成了一大产业,苗绣与山水风情的糅合,便催生出独具魅力的乡村游。十八洞村办得红红火火的6大产业,给了其他还在为脱贫攻坚顽强搏斗的贫困地区以有益启示:发展扶贫产业,得以资源禀赋以及贫困户的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为前提,引进的产业要服水土、稳得住蔸。

  没有产业发展带动,无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实现稳定脱贫。但产业扶贫如同其他地方的投资项目一样,绝非一时兴起之举,也非政府、扶贫工作队大包大揽,需要从实际出发,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

  现实而言,产业扶贫常常遭遇两难境地:产业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变数和不可抗力又多,而贫困户承受风险的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些地方习惯于大包大揽,往往是好心费力却办了坏事——政府扶龙头、建基地,流转土地上万亩,投资额动辄上千万,贫困户却没能融得进,只是富了老板、亏了老乡,这样的结果有悖扶贫的初衷,也会凉了困难群众的心。

  如何走出好心没办成好事的窘境?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在于注重统筹。在产业选择上,不少地方总想走捷径,“短平快”;或者不切实际,一哄而上,别人种什么,自己跟着上,不考虑自身资源禀赋、市场潜在风险。怎样注重多元化和创新性,避免产业低端、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用地、水电等基础生产要素方面是否还有降成本的空间?对地方政府来说,引入市场、引进企业不等于“完成任务”,尤需在统筹谋划稳定脱贫上下足“绣花”功夫。

  有所不为,关键是让贫困户真正融入产业发展中去。“现在人们都爱吃红心柚、黄心柚,白柚早就是上一代产品了。”主动转型,凤凰县菖蒲塘人及时号准市场脉搏;十八洞村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将扶贫资金提供给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合作社,并将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头上,使这些发展能力差的贫困户也能享受到分红。让贫困户真正融入产业发展中去,就要充分考虑其意愿和利益,确保他们有长期稳定的收益,让产业扶贫真扶贫、扶真贫。


0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