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2018-08-28 16:47   来源:湘西网-团结报  作者:彭晓东 唐恢红 编辑:陈实

  彭晓东 唐恢红

  “发展百合产业确实有搞头,就我屋边这几亩地,今年都可收个3至4万!” 龙山县石牌镇的贫困户肖大伯正在地里挖百合,见笔者前来询问今年的百合收成,他高兴地算起账来。这是龙山县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自精准扶贫以来,该县通过扩规模、打品牌、拉链条、优服务四措并举,使百合、烤烟、柑橘、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一批产业成为农户的经济支柱,走出一条通过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

  因独特的地利优势,龙山百合、柑橘、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发展较好,为利用优势产业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该县积极扩大产业基地,使之成片连块,形成规模。今年,全县仅百合种植面积就达8万亩,产值超10亿元,带动了贫困人口10352人致富增收,其中洗洛镇的贫困户王涛主动从宁波返乡种了20亩百合,保守估算,去掉成本他今年纯收入可达7万元,脱贫不成问题。

  为激励南半县农户发展柑橘产业,该县积极完成品改1万亩、低改4万亩,并将柑橘种植扩大到14万余亩,预计年产量超10万吨,总产值破2亿元。里耶镇一些贫困户为增产增收,出现了主动背土上山种柑橘的好景象。在引导北半县困难群众发展烤烟产业中,该县将今年的烤烟种植发展到7.1万亩。据烟草部门统计,通过扩大烤烟产业,烟农亩均收入能达3000元以上,户均收入超过7万元,可带动贫困人口9730人致富。召市镇兴平村贫困户张二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两年在党的扶贫帮扶下,种烤烟几乎不要个人出什么钱,价钱也稳定,我家靠请工都逮了20亩,收入很划算!”

  此外,该县今年还发动群众种植蔬菜面积10万亩,粮油4.5万亩,种植罗汉果、吴茱萸、黄精、玄参等中药材3.9万亩,种蓝莓2000余亩,养殖中蜂1.5万群,养猪、牛、羊26.22万头,家禽42万羽,直接带动全县贫困人口21910人实现了脱贫增收。

  打响产业品牌,拓展营销市场

  “好货也得勤招客,展尽其绝利自来。”为拓宽销售渠道,该县主动将各类农产品送检测部门报检,并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交易会推介展示,打响品牌。目前“龙山百合鲜果”、“龙山百合干片”、“龙山萝卜”、“里耶脐橙”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酉源”牌中药饮片获湖南省著名商标,“喜乐”牌百合系列产品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全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QS认证,2 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进出口许可。

  据该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县还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百合)标准化生产基地,龙山百合基地被上海市蔬菜集团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确立为紧密型蔬菜基地。同时,该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还在省“港洽周”招商中成功签约,济南市市中区政府还与该县签署了“中药材产业战略合作四方协议”。好产品赢得了好市场,随着各类优质产品的畅销,该县群众的产业发展劲头更足了。

  做长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

  为引导各块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该县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把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使县内的紫秋葡萄、黄桃、蓝莓等特色产业日益壮大。特别是在“公司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下,各企业、乡镇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托管、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极大地鼓励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龙山县森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新模式,在农车镇富坪村创办700亩中药材基地,吸纳了全村贫困户79户214人参与,并实行贫困户股金分红,使参股人员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民安街道蒲家河村贫困户龚兴平依托新模式,带动16户贫困户种植紫秋葡萄、红心和黄心猕猴桃80亩,每户按2000元标准入股合作社,受益后享受0.2亩葡萄采摘期10年,让参股的贫困户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激发了大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合作社、大户、能人带动下,该县产业扶贫形成了企业带乡村、大户带散户、先富带后富的新格局。2018年上半年,与各公司或合作社建立持续稳定增收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人口,就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55.2%。

  优化产业服务,形成长效机制

  为通过产业帮扶使全县贫困户恢复“造血”功能,该县积极优化产业服务,不仅规划建设了民安蔬菜交易市场、洗洛百合交易市场、里耶柑橘交易市场、乌鸦和石牌中药材交易市场等,同时还组织各类营销大户、经纪人和产业合作社,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防治等技术,并通过制定完善优势农产品生产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切实提升各产业的质量和品质。现该县仅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485个, 合作社成员近万人,带动农户2.3万户发展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余元。各乡镇的油茶、中药材、中蜂、茶叶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百合、柑橘、烤烟、畜牧养殖等各优势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产业扶贫让全县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迈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非常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扶贫队为我们发展养蜂产业,就光我这15桶糖蜂,今年都可卖2万多块钱,脱贫致富没点问题!”采访中,洛塔乡烈坝村贫困户殷明龙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