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邵:3000“田保姆”托管农田40万亩
2019-03-21 10:49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石颂军 陈历国 编辑:陈实

  华声在线3月21日讯(通讯员 石颂军 陈历国)“农田托管,比自己种划算得多。我常年在邵东打工,家里3亩多责任田交给种粮大户托管,这样,农田既没荒芜,每年又能收回转让费1000余元。”3月18日,新邵县陈家坊镇司门村村民刘旺成来到村里种粮大户周明亮家中,确认自己家责任田“托管合同”履行情况后,露出喜悦的笑容。

  新邵县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每年完成粮食总播面积93万余亩。近年来,该县每年有近20万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家里种田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他们中有的缺技术,缺资金,有些村甚至出现种田“空巢”的严重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新年刚过,该县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1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了制止耕地抛荒,按照“自愿、互利、简便”的原则,积极引导留守农村的种田能手成立农业服务队,并鼓励种田能手兴办“托田所”,外出务工的村民只需与“种田大户”签订有偿代管责任合同,出让农田的使用权,这些“种田大户”与当地村民签约后当起了“田保姆”。县委书记阳晓华对笔者说,这种“全托式”的农田管理,既维护了农户的经营决策权,不但保证外出务工农民责任田承包权的稳定性,还能使外出务工农民的责任田每亩得到300元的转让费,又能通过使用权的有序流转,解决弃耕抛荒问题,为在家的“种田能手”提供用武之地。同时,使那些缺劳户和外出务工户的农田向“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粮食生产合作社集中,有力地推动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粮食生产的发展,这诠释了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

  农田托管,使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种植成为现实,有效加快了科技推广,提高了粮食单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效益。该县还推出“统一调种、统一机耕、统一灌溉、统一防虫治病、统一田管”农田托管服务,组织“田保姆”为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村民们只要到时间往田里插秧和收成就行了,平时他们照样可以在附近的工厂打工挣钱。“省时、省心、还省钱,这完全是靠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没有这些优惠政策,想干也干不好。”陈家坊镇茅坪村贫困户刘桥益激动地说,以前在家种这几亩田,不但没时间出外做零工挣分钱,还特别劳心劳力。托管后,刘桥益既省心又省钱,只需等待稻谷成熟收割。

  如今,像刘桥益这样平时在附近工厂打工,农田托管给专业种田“保姆”的农民越来越多。夫妻俩都在“家门口”服装厂上班的桥石村滩农民黄小明说,他家有4亩责任田,现在一亩田收稻谷500多公斤,可买到1300多元,除去种子成本和收割机机收费,一亩地可净赚1000元左右,一年种双季稻,仅种田这一项可为家里增收8000元左右。

  “田保姆”的农田托管,不仅为该县农民增加了收入,还促进了该县粮食生产的发展和有效制止了农田抛荒。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县共涌现出“田保姆”3000余个,托管农田40万余亩。其中,规模种粮50亩以上的有2000多个,100亩至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00多个,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00个。该县小塘镇种粮大户何新庭,新年过后,他不仅在本村和周边几个村与750余户农户签订了农田托管合同,托管农田3000余亩种双季稻,并还在邻近的镇流转了1000亩水田种稻谷。何新庭欣喜地告诉笔者,他家近年添置了播种、插秧、收割等机械设备,还新建了一栋三层的漂亮楼房。在家当“田保姆”托管农田,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种田缺技术、缺器具、农田抛荒的问题,又帮助村民提高了农田产出效益和经济收入。何新庭说:“我8年前就当上了田保姆,从开始托管30亩农田发展到现在的4000亩,不但自己致了富,还为当地150多个贫困村民提供了就业门路。今后要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当好这个田保姆,为村民服好务,让更多的村民生活有奔头!”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