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株洲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9-03-20 10:18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温琳 通讯员 龙磊 编辑:陈实

        3月19日,2019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举行,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正式发布,株洲被授牌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湖南省本批授牌的唯一城市。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是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其目的是推动各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示范带动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7月,株洲市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成为我省唯一入选该批次示范区的城市。此前,我省先后有长沙、岳阳通过了第一批、第二批验收。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通讯员 龙磊)

  【相关新闻】

binary_middle

  ▲ 株洲在全市推广“门前三小”,把文化设施建到村民家门口。 (通讯员 供图)

  ➤➤➤ 文化雨滋润工业城

  ——株洲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巡礼一

  以文兴城,以文化城。

  2015年7月,随着株洲成功入选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一场场文化“及时雨”开始滋润株洲大地。三年多来,我市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城市品牌文化项目等多个领域,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株洲经验”,满满的文化获得感写在这片大地一张张快乐的脸上。

  今年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第三批30个创建城市验收成绩公示中,株洲市的成绩位列中部第一。3月19日,株洲正式荣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改变当地风貌

  攸县新市镇丁家垅村有一个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附近的村民都会聚集于此,兴致勃勃地排练着广场舞。“自从建了文化小广场,村里面貌焕然一新。”67岁的村民丁慢清说,打牌赌博的少了,大家在唱唱跳跳中关系更融洽了。

  示范区创建是推动株洲城市文化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株洲集中布局建设了“四馆一中心”,即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市戏剧传承中心,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半岛”,充分发挥设施集聚效应,并在五区四县(市)建成图书馆5个、文化馆8个。同时,投资6.8亿元新建神农大剧院,委托保利剧院管理公司运营,每年举办各类演出近百场,成为株洲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在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半岛”后,围绕“工业”主题,着力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湘江风光带上的工业文明墙、清水塘老工业区将建的工业遗址公园、井堪社区打造的“株化博物馆”……都留下了株洲工业文化记忆。

  与此同时,株洲致力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打造农村文化地标,建设基层精神家园。目前,全市101个乡镇(街道)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7+X”标准建设1341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还将文化设施建设延伸到村民小组,把“门前三小”建到村民的家门口,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字化平台让文化“活起来”

  想打羽毛球的李方方,通过“韵动株洲”手机微网站,直接预约到了第二日上午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的场地。

  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株洲市着力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探索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模式,实现文化产品的定制和配送,推动传统公共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重点建设了“韵动株洲”和智能文化岛两个数字平台,基本实现了公共数字文体服务全城一张网、一份图、一键通的目标,让全市文化服务“活”起来。

  从2017年开始,“韵动株洲”根据市文体广新局的要求,着力打造“中央课堂”板块,通过网络直播、点播等数字手段,让市民足不出户,在家即可收看最新的演出、讲座、培训,打破公共文化供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让公共文化供给侧能第一时间掌握到基层的文化动态和人民需求。

“送戏下乡”惠民演出

  ▲ “送戏下乡”惠民演出。

  文化品牌建设结出一个又一个果实

  “来不及温一壶诗酒,与你煮尽千古风流;没能够借一曲琵琶,和你弹奏未雨绸缪……”元旦刚过,市戏剧传承中心演员魏义东和他的同事冒着冬寒的料峭,来到2019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的第一站渌口区朱亭镇,还把大型民族歌剧《英·雄》搬到田间地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好评。

  自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以来,株洲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的培育,举办“周周乐”“株洲全民阅读月”“市民大课堂”“欢乐潇湘·欢乐株洲”等10余项在全省叫得响的市级文化活动品牌,从年初到岁末,把一场场高质量的文化活动送到普通百姓面前,做到既有量也有质,可谓“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惊喜,月月有高潮”。

  与此同时,在株洲的工厂社区和田间地头,涌现出诸如攸县文化俱乐部、石峰区北岭社区“睦邻节”、茶陵县“文化大赶集”、醴陵市“文化团年饭”等超过60个地方特色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它们激活了群众的文化热情,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变成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也让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结出一个又一个果实。

  三年来,株洲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不仅很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株洲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接下来,株洲将继续擦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块牌子,不断提档、升级,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株洲经验”,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株洲范本”。

  (株洲日报记者 温琳 通讯员 龙磊)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