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工程机械产业,攀高向新立标杆
2024-08-14 08:5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利飞 符思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通讯员 符思宇

【产业名片】

工程机械产业是湖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自2010年产业规模“问鼎”全国第一以来,已连续14年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指标上居全国首位。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已培育出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成为首批入选并通过验收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总规模约2100亿元,“工程机械湘军”攀高向新,在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面树起标杆、引领行业。

(长沙经开区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车间外景。 通讯员 摄)

中伏时节,烈日灼烧。陕西小保当煤矿地下400米,煤海开采作业忙碌。铁建重工大断面快速掘锚智能成套装备马力全开,“探-掘-支-运”全工序协同作业。

工效提升5倍,月进尺突破1750米!这一新产品,破解了煤矿开采设备“掘”“锚”无法同步的世界性难题。

从世界第一高楼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从1000℃高温下的钢厂熔炉到零下60℃的极寒地带,高原之上的川藏铁路,深海之下的石油勘探……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发挥优势,释放潜能,锻造超强装备,筑牢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基本盘”。

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向新兴领域挺进,产业筑起更宽广的‘护城河’”

近日,世界最大跨径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迎来新的施工“超级助手”,中联重科R20000-720在大桥西索塔完成立塔安装。

这是全球最大的塔式起重机:额定起重力矩20000吨米,最大起重量720吨。

“大块头”里有大智慧。该塔机融合了158项创新科研成果、305项发明专利,其中有12项世界首创技术。

( 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中联重科R20000-720在常德下线。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融冰 摄 )

关键核心技术,是产品制胜市场的不二法宝。“工程机械湘军”阵营,个个都有“王牌”在手。

老牌名将,中联塔机笑傲群雄;三一挖机连续13年全国销量第一;山河液压静力压桩机和露天凿岩设备实现“登顶”。

新锐企业,铁建重工铸造“地下蛟龙”,星邦智能专注高机势不可挡,五新隧装也在隧道施工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统计显示,湖南工程机械产品涵盖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占全国工程机械产品种类的70%左右。

“风景”更在高处。湖南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掘进机等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其中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建筑起重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等产品产销量世界第一。

市场风云变幻,湖南工程机械何以“长盛不衰”?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振一语道破玄机:“湘字号”工程机械的升级换代,从未间断。

如智能作业方面,三一首台救灾机器人已实现交付,可完成自主返回出发点、危险环境自主撤出等任务;智能全地面起重机实现了一键伸缩臂、一键挂卸配重等核心技术开发。

产品所向披靡,企业横向扩面。袁振认为:“湖南工程机械积极向新兴领域挺进,产业筑起更宽广的‘护城河’。”

目前,湖南拥有工程机械上下游企业上千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88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产业集群带动效应愈发明显,主机厂、上下游、相关产业、细分领域之间融合发展。

如2021年在北交所敲钟上市的五新隧装在隧道装备领域闯出一番天地后,放大地下掘进技术经验优势,在矿山领域“小试牛刀”,收效不凡。公司矿山装备事业部总经理杨理祥大胆估测:小断面掘进“利器”智能掘进钻车WD561,将成为公司下一个“爆品”。

7月23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大力提升工程机械装备的自主配套和本地配套能力,加大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引进力度,着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目前我省工程机械就近配套率约50%,这在行业已是不错的水平。”省工程机械产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但本地配套以结构件等低端配套为主,在关键的大吨位发动机、高端液压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

直面痛点,补链强链。眼下,在长沙,万鑫精工年产50万台减速机建设项目,已开展基础施工;在岳阳,年产10万吨工程机械精密锻件及机械零部件加工项目,正在试投产;在娄底,三一中兴百亿油缸项目,部分设备到位调试……湖南升级创建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搭建行业协同创新网络,针对高端液压件、传动件、主泵、底盘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机械电动化等行业共性技术,以集群之力合力攻关。

从数字化车间到智慧化工地

“在钢铁与机械的硬核世界,工业AI已在打造未来。”

48吨的挖掘机,在中联智慧产业城中大挖智能装配车间,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

0.6立方米的阀块上,百余个孔大小不一,却都光滑圆润。在三一18号厂房机床,一次成型,合格率近100%。

平均产能提升70%、制造周期缩短55%、工艺设计效率提升50%以上……

走进工程机械湘企龙头制造车间,数字化带来的生产质效提升,直接而热烈。

“在钢铁与机械的硬核世界,工业AI已在打造未来。”三一集团流程信息化总部副总监沈军武说,最初是在工厂内部,设备、生产线、工厂、产品打破数据孤岛。如今,产业链上下游的实时状态,都在数据流上。

( 长沙经开区三一重工产业园,被业界称为“最聪明的厂房”的18号厂房。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

8月8日,“三一集团C端客户设备大数据管理平台”屏幕上,显示着约22.94万台在线工程机械设备实时运行情况,该平台已累计接入近百万台设备的数据。

记者看到,当天12时27分,地图上吉林松原亮起黄灯,是当地一名挖掘机客户发出维修请求;12时28分,维修工程师接单;13时10分,故障排除,客户设备恢复运行。

在沈军武看来,“数智化”主要包含三个核心内容:车间智能制造,是否能做到数字化排单、柔性生产;产品智能化,是否能做到能感知、会思考;经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否能够做到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决策。

走出车间,来到工地,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创造的无人化设备集群作业场景,越来越多。

2023年8月,104国道徐州睢宁段2标段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无人驾驶摊铺机、无人驾驶压路机等共6台设备集群作业。

眼下,在安徽宣泾高速一期工程,三一无人机群已完成工程两个标段的中面层施工,累计施工里程达80公里。

铁建重工的数字孪生系统,能够“复制”工地现场。

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总装厂房,数字孪生研究所副所长王永胜轻击屏幕,一个与施工现场“同生共长”的数字工地实时呈现,深圳地铁施工现场的盾构机作业数据显现出来,画面颜色有深有浅。

“这是一组盾构机刀盘正面的数字孪生画面,不同颜色代表刀片的受力、磨损情况。”王永胜说,以前盾构机在施工中出了状况,主要靠人工判断,可能存在误判;通过数字孪生系统,能够避免人工误差。实时分析数据,工程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下一代产品。

袁振表示,智能化方面,湖南工程机械品牌与国外知名企业并跑,但在电动化领域,已经领跑。“领跑的既有产品、也有技术。”

去年7月,中联重科换电站投产;前不久,三一四轴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E-mixer”出口新加坡。相比传统燃油搅拌车,电动搅拌车可减少45%的碳排放。

电动重型设备,续航问题难解。中联重科与陕汽、宁普时代等强强联合,打造全场景补能方式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换电过程不到5分钟;三一“E-mixer”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充满电只需2小时。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

“全球化,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

增长24.6%!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出口工程机械166.2亿元,再次大幅增长。

2021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基建等下游需求波动,工程机械行业在底部蛰伏。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振认为,工程机械这轮周期,内冷外热。

海外市场到底有多“热”?

前5月,三一集团18号厂房接待了1500批次外宾,同比增加40%。

今年来,工程机械湘企参展忙:2月亮相美国租赁展,4月亮相2024法国巴黎国际工程机械与建材机械博览会,5月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肯尼亚专场)活动,还有巴西国际工程机械展、2024越南矿业及工程机械展……

展会现场,“中联极光绿”“三一红”“星邦蓝”等湖南工程机械品牌,“吸粉”无数,斩获大量订单。

20世纪90年代,江麓机电生产的塔机,就备受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客户的青睐。

2000年前后,长沙工程机械“三驾马车”开始出海,并在随后20年成就了多个国际并购经典案例,工程机械湘企声名大振。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曾表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要善于“买位置”和“找空位”。“买位置”即通过并购,整合优势技术、网络渠道等资源,在国际市场获取新位置;“找空位”,即瞄准一些刚起步或者有潜力的市场,抢先进入,迅速占据“一席之地”。

当前,选择国际展会,中联重科有的放矢。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经理伍伟恒介绍,全力巩固东南亚、中东等传统优势市场,着重开拓非洲、拉美等快速增长市场,努力突破欧洲、北美等高端发达市场,是公司海外发展的区域战略,参加国际展会、亮相拳头产品与此高度吻合。

这也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主战场”。

在西欧、北美等地区,不乏工程机械巨头,如何与卡特彼勒这样的百年名企争客户、抢市场?

“全球化,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表示,过去的“国际化”是简单地将产品销到海外,现在的“全球化”则是将产品出口变成产业出口,通过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本土化,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如,征战欧洲,三一先设立办事处,再创办分公司,最后升级建设投产三一欧洲贝德堡产业园;产品也由混凝土机械,逐渐调整为流动港机、挖掘机、履带吊和桩机,因地制宜研发生产设备。

从单纯贸易到海外投资,再到建厂、建园区;从雇佣本地员工,到完善当地营销服务网络,深耕国际市场,不断调整战略布局,“工程机械湘军”在世界舞台美名远扬。

着眼产业链出海,迎着工程机械再制造出口风口,湘企争先布局。

在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中联重科正在建设“中联海南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园”,未来将把二手设备送到项目基地维修、改造、轻组装,并借助东方深水港优势销往海外。三一打造工程机械维修中心与工程机械再制造中心,进一步增强出海势能。

今年前4月,三一欧洲和北美市场销售同比增长高达120%。截至2023年底,中联重科在海外已建设近400个直营网点,全球海外员工超5000人。

【链主企业谈】

三一集团:向新提质再攀高

工程机械行业是反映基建投资冷暖的晴雨表,也是我国制造业领域中发展速度较快、技术实力较强、市场份额较大的行业之一。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最不能错过的是时代赋予的机会。

据了解,三一集团目前正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等“三化”战略,以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向文波看来,海外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具有更大的潜力,但中国工程机械的全球化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产品的高关税等,行业企业要通过制造全球化、研发全球化、产品服务全球化,去解决这些问题。

向文波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工程机械行业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技术窗口期,企业要做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去创造需求、激活需求;人类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尤其人口老龄化将带来更大的劳动力替代需求,工程机械远远没有见顶。


(一审:蒋宇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