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永县:扛牢耕地保护之责 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2024-06-27 09:5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德荣

江永县委书记 唐德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江永县作为农业县区,近年来始终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努力让每寸耕地孕育丰收和希望。2022年,江永县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获国务院表扬激励。2023年,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典型经验在《湖南工作》刊发。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党政同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努力在抓好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党政同责。我们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力以赴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江永力量。坚持责任导向,压紧压实领导干部领导责任、部门牵头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全面推行“田长+警长+检察长+院长”四长联动机制,完善县乡村组四级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加快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目标带动,守牢耕地红线。我们将按照省里提出的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抛荒现象等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开展“四下基层”和“走找想促”活动,认真查找并解决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系统推进占补平衡、非农非粮、违占耕地等问题持续整改,不折不扣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各项目标任务,牢牢守住34.55万亩耕地底线目标和30.2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聚焦耕地抛荒零面积、违法用地零增长、失职违法零容忍“三零”目标,科学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进耕地用养结合和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循环生态农业,让粮食安全效益提起来、乡村美起来、生态绿起来。严格落实稳定双季稻生产十条措施,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6万吨以上。

三、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耕地质量。我们将统筹好耕地保护与耕地质量、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关系,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扩面提质,保障耕地增量提质,稳扩粮食种植面积,提升耕地产出效益。从严推进耕地“进出平衡”,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高标准建好万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千亩和百亩以上的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扩大袁隆平“超级稻+再生稻”示范片面积。创新开展“果树上山上坡”行动,制定新增耕地后续耕种管护奖补政策,采取乡镇监管、村级管护、示范带动、奖惩结合、代耕代种等措施,引导农户将违规利用耕地整改复耕,做好农村农田的综合改革。巩固在全省率先开展的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成果,建立包含耕作层土壤剥离、运输、存放、管理、使用等全过程机制,实施一批表土剥离项目,推动沃土“搬家”,再造良田,实现耕地量质齐升,为子孙后代留住良田沃土。

四、坚持考核促动,严格奖惩激励。我们将持续完善田长“双述职”制度,全面落实乡级田长向县级田长述职、县级田长向总田长述职,将田长履职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持续完善“田长制+纪委问责”的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专项巡察问责,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核”“五个一”考核机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到立行立改,及时恢复耕种。同时,按照“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建立健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与耕地保护行为相挂钩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积极支持和参与粮食种植,确保耕地种得下、种得好、有人种、长期种,让老百姓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