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蔡宇阳 杨婧)近日,湖南银行永州冷水滩支行凭借敏锐的警觉性与高效的行动力,成功阻断一起电信诈骗,帮助一位老年客户避免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彰显了金融机构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当天上午,一位神色慌张的老人唐先生快步走进湖南银行冷水滩支行营业大厅,急切要求办理转账业务。原来,他接到一通自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其卷入一起重大洗钱案件,要求立即将所有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并威胁若不照办将面临法律制裁。老人被突如其来的“指控”吓住,未与家人核实便匆忙赶往银行。这一异常举动立即引起柜员注意。当班工作人员迅速查询来电号码,发现该号码已被多次标记为“诈骗电话”,随即意识到客户可能遭遇了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
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该行员工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骗子常通过伪造身份、制造恐慌来逼迫受害人转账,真正的执法人员绝不会要求您通过电话或网络操作资金。”同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的家属。家属赶到现场后,共同核对信息,确认来电为诈骗电话。经过耐心劝导,老人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落入圈套,连声道谢:“要不是你们及时拦住,我这辈子的积蓄就没了!”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老年群体的“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保健品诈骗”等案件高发。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通过恐吓、诱骗等方式实施犯罪。湖南银行永州冷水滩支行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此类风险,网点常态化开展反诈培训,要求员工在办理业务时多问一句、多查一步,特别是对老年客户的大额转账或异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此外,该行还通过厅堂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反诈知识,帮助客户识别“可疑来电”“钓鱼链接”等常见陷阱。
(一审:田从梅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