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凌欣荣:携一颗初心放歌杏坛,绽万缕光芒默守奉献
日期:2024-09-23 09:39

(通讯员 朱英明)心守一轮暖阳,静待各树花开,也许极尽琐碎,却又浸满美好。他言传身教,亦师亦友,任世界喧嚣,任年华苍老,扎根乡村教育,用自己的平凡与伟大,放飞一个个年轻的梦想,他用陪伴告白教育,用实干撰写华章,他就是双峰县青树坪镇大坪中学副校长凌欣荣。

图片1.png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2000年7月,娄底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凌欣荣,回到双峰县开始了他的教育旅途。青树坪镇华国中学,这所位于双峰县最西端的农村中学,入眼是低矮的教学楼、简陋的教室、坑洼的操场……但这没有让他皱一下眉头,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渴望的眼神,让他毅然决然扎根乡村,一待就是十一年,由于当地位于偏远山村,很多正值青壮年的父母为了生活都选择外出务工。他发现由于父母缺位,大多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脆弱、性格内向敏感等问题。“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尤其是孩子。”凌欣荣道出自己的育人心得。针对本地留守儿童较多这一实际情况,凌欣荣用“三心”融合育人,让他们真切感受旁人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慢慢敞开心扉,其行为也慢慢发生良性改变。

爱心倾注,静待花开。留守儿童小良,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患有癫痫病。凌欣荣试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有意安排文学作品中描写身残志坚的形象让他阅读,给他讲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作业本里经常留下鼓励的批语,树荫下时常有他俩一起谈心的身影。小良逐渐走出了阴影,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以阳光般的心态度过每一天,用顽强的意志战胜病痛,以感恩的心情回报老师的爱。”

 耐心育人,因材施教。小强的爸妈常年在外,跟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生性叛逆,不服管教,常惹事生非。一次在与同学的争吵中,他居然把别人的牙齿打掉了。凌欣荣没有责骂他,而是与他促膝长谈,用饱满的热情引导他认识自身的缺点,用慈母般的爱感化他。凌欣荣和他打赌让他当纪律委员,在以后的学习时光里,小强简直成了另一个人,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抓好了班里的纪律,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凌欣荣的耐心教育下,在师爱的滋润中,小强由“调皮王”转化成了“乖乖兔”。

 真心守护,倾情奉献。小慧寄养在叔叔家,婶婶有精神病,没有人关心她。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自暴自弃。在一个严寒的冬天里,第二节课小慧才姗姗而来,她身上只穿了一件薄外套,脸冻得发紫,肯定是婶婶精神病又发作了。凌欣荣让她进办公室取暖,拿来棉衣给她穿,又亲自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给她吃。她一边吃,一边诉说着家庭生活中的委屈,凌欣荣紧紧攥着小慧的手,真诚地说:“老师会关心你的,同学们会帮助你的。”并且给她讲“凿壁借光”“如囊映雪”的故事,激励她愈是条件艰苦愈要发奋学习。此后凌欣荣安排同学走近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之后,他又与小慧的父母取得联系,此后,小慧脸上的笑容多了,受伤的心灵得到了修复,一个可爱的孩子出现在他班里。

他是夜归人,也是追光者。德育、教学、安全、办公室工作,各个岗位他都走过,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精确筹划、精心构思、精细操作”是凌欣荣对于教学管理的必要要求。他在教学管理上下了许多功夫,履行各方面管理职责的同时,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校园里他的身影穿梭各个角落,夜深时他的办公室还灯光闪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色的管理工作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他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凌欣荣笑着表示:“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哪里缺人手,我就去哪里。”

责任在肩,担当在行。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2022年的那个夏天,蝉鸣声声,夏日悠长,华国中学下辖的界牌小学紧缺人手,那里位于两县接壤处,环境艰苦,凌欣荣怀揣梦想与爱,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为界牌学子拓宽视野,点亮璀璨星光。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对凌欣荣教育工作的真实认可,看得见的是金闪闪的证书,看不见的是二十多年辛勤育苗的“酸甜苦辣”,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教育的承诺。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凌欣荣从未忘却教师的初心,一直战斗在教育一线,长期担任两门主课,班主任工作更是干了十六年。他时刻记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针对不同学生,找准个性特征,分析强项短板,一页页的学情分析,一沓沓的谈心记录,都是他一路托举学生走向成功的脚印。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他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联系学生实际水平,做到了既能重视基点又能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所带科目班级从刚接手的年级倒数到中考后的遥遥领先,他的辛勤耕耘让他收获了声声欢歌、累累硕果。他十分注重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投身教研教改,躬行示教,踊跃参加各类教学比武竞赛并多次获奖,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主持参与多个课题并顺利结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带,先后指导十几名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明显,帮助许多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均创佳绩。

寒来暑往,四序迁流,二十四载师者春秋,凌欣荣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全身心为教育事业付出,用自己质朴无华的行动诠释着为人师者的奉献与追求。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未来,凌欣荣将继续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