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肖章益 满益洁)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慈利县阳和中学的李新文老师秉承着“以爱为源,以情育行”的理念在讲台上走过了27个春秋。于他而言,教育是一场职责与爱的坚持。

小空间肩负大责任
李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步步迈出了自己的万里长征。他用爱解开了一个又一个青春期的方程式,倾心耕耘着数学教学这片沃土,激励和引导着每一位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说,“微笑是最有效的沟通桥梁!”他深知,教师时刻影响着身边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乐观向上、豁达开朗,每天以阳光的姿态迎接着朝霞。
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他这27年来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他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始终在教育的路上奔跑、前行、超越。
他说,“学生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有了根植教育事业的决心。”一间教室便是他的领地,三尺讲台便是他的舞台,他的青春在日夜更迭中随着晚霞悄然逝去,但他却领着一群又一群孩子奔向了青春的朝阳。
小班级凝结大情谊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留守儿童对李老师来说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李老师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而他也担起了“老师爸爸”的角色用心守护着每位留守儿童的童颜、童真和童心。
一年一次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他做到了!陪伴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是补齐缺席的亲情。每年的九月李老师都会组织学生们过一次集体生日,傍晚太阳渐渐落幕,但生日蛋糕的烛光却照亮了整个教室。孩子们迎来了自己的狂欢,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表演打拳,不论节目单如何改变,但最后他们始终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珍惜这群异性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共同的“父亲”
感恩教育,他做到了!孩子们一年中和父母团聚的日子很少,李老师便鼓励他们将诉不完的情转化为看的见的信。班上的每位孩子都写了一封给父母亲的信,有的孩子在信中诉说思念,有的在信中表明决心,有的在信中“抱怨”父母的“狠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们不过是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青春期的他们对于情感有些木讷,李老师尝试着让他们不用张口也能表达爱。
小人物升腾大气象
关心换真心,不仅换得了学生的真心,也获得了家长的放心。李老师说:“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是不自信的,这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我希望这种不自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失,用爱激发他们内心自信的力量,用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每逢假期他总是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奔波在各个村落之间,千家万户你都能瞧见他的身影。“天气热了,你得提醒你们家朱一鸣别去河里洗冷水澡嘞。”一句简单的叮嘱,却换来了许多家庭的安心。
李老师多年都在初三一线教学,风吹日晒,电闪雷鸣都阻断不了他去学生寝室的步伐,赶着朝阳踏着星辰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是他的常态。他总是乐观的说“伴着月光回家,可以让人深思。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在李老师的激励下阳和中学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也走上了披星戴月的师途。
处三尺讲台,解青春方程;凭一腔热血,析人生几何。讲台虽小能载万人梦想,烛光虽微亦照学子前程。李老师始终坚信,教育是爱与被爱的协奏曲。
责编:刘金兰
一审:余画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