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透过世界计算大会看“数据”的力量
2023-09-18 09: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郑旋 孟姣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孟姣燕 通讯员 秦洁蕊

地铁车站,借助人脸识别,乘客便捷进站;车间工厂,透过一块大屏,精准把控生产;学习工作中,各种语言、认知类大模型正在兴起,助力高效获取信息……

数据,正颠覆式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9月16日,2023世界计算大会举行多场主题论坛,国内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聚焦数字基建、数据要素、数据赋能等热点,深入探讨“数据”的力量。

数字基建:不断夯实“算力底座”

数字时代,由新型基础设施建成的“数据大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十三五”初期,我国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15万个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不足4兆比特每秒,“通信难、用网贵”一度成为发展中的难题。

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算力规模居世界第二。

在“融合互联与智能算网”数字基础设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指出,当前应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规划、提前布局,协同攻关计算、数据存储和数据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技术,争取在打造算存运高效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实现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协同、融合、云网,是当前我国部署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词”。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表示,算力网络的发展正从“协同供给”向“融合运营”阶段演进,中国联通加快构建算力全光底座、“IPv6+”下一代互联网和新型算力中心,打造算力服务原生技术体系,推动算网一体化应用部署。

湖南积极构建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近年来,组织实施“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一批算力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达48个。目前,湖南总算力超5000PF,居全国第一方阵。

“打造新型数据中心,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资兴市副市长张勇在论坛上透露,郴州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建设瞄准两个方向,一是扩展基础规模,二是由存储型向计算型转变,推进云网边端和算网融合发展,力争打造“国家新型数据谷”。

数据要素:让高质量数据“动”起来

进入信息社会,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为五大要素市场。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向各领域融合渗透,数据量和数据的价值密度都呈现爆炸式增长。

“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加强数据治理与市场培育至关重要。”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在数据要素论坛上发表见解。

他认为,遥感、5G、物联网等空间信息技术智能化融合发展,为数据快速、高效、安全地获取、处理、分析、传输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支撑,能实现万物互联、万物定位,进一步带动更大范围的数据流通。

然而,当前我国数据供给的动力机制尚不完善,数据流通活力不足。从公共数据来看,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还存在“沉睡”数据,部分“信息孤岛”亟待打破。

“数据流通环境不够成熟,要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表示,要加快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以数据为对象、合规为原则、技术为支撑、监管为手段、自治为基础、共治为关键、共赢为目标,构建多方参与、权责协同的数据治理生态和文化氛围,让高质量数据安全有序地流动起来,助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数据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数据显示,算力指数每提高1%,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数字经济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在以“应用牵引 数据赋能”为主题的数字经济论坛上,诺贝尔智库研究院院长、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论坛秘书长王晓红表示。

在他看来,湖南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2022年,湖南数字经济增长15%,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0.8%,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态势。

“特别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传统制造行业,在数字赋能下加快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王晓红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湖南既有基础,也有优势,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为目标,争取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增强数字经济区域竞争力。

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向如何?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讲席科学家李世鹏建议从创新数字技术入手,谋划产业布局。比如,推动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创新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工业、交通、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审:杨露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