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底气、筑实力、强韧性—— 湖南工业的稳与进
2024-01-26 16:3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卓芳 陶 韬

(2023年12月21日,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气势恢弘,运行平稳。彭展 景志刚 摄)

谢卓芳 陶 韬

2024年1月19日,湖南3人、1团队站上国家最高领奖台,分别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智能、绿色、高端产品乘势而上,规模工业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2%、36%和32.9%;

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擦亮“湖南制造”金字招牌——全球最大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PCB微钻硬质合金棒材打破国外垄断,起落架和机轮刹车系统为C919保驾护航……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见证湖南工业经济全力向“新”而行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有了新的定位与部署。湖南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湖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的大背景下,全省工信系统应对风险挑战、抢抓重大机遇,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2023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占制造业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省上下谋工业、抓工业的方向更加明确、氛围更加浓厚,干劲更加充足。”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雷绍业表示,在新起点上,要以工业经济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为全省经济增添活力。

(2023年10月12日,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下线。 郭立亮 摄)

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底盘”更加稳固

过去一年,湖南工业劈波斩浪,奋楫前行,一幕幕产业发展的场景令人难忘。

在岳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顺利贯通,紧接着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开工,推动湖南现代石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在湘潭,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首台远程超级VAN正式下线。该基地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5万辆产能,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约500亿元,为打造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及汽车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提供强大支撑……

湖南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持续筑牢。

突出重点强调度,工业筑牢经济“压舱石”。全省工信战线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机制作用,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调度、抓推进、抓服务,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1.5%;工业税收、制造业税收分别增长15.7%、14.6%。

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揽子”扶持政策纷至沓来。稳增长“20条”、工业稳增长“26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业领域18项支持措施……政策红利带动工业大盘增长;聚焦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音视频等产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全方位护航重点产业发展。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湖南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全年产量突破80万辆,同比大增62.1%,占全国比重达到了8.4%。比亚迪、吉利、大众、广汽、北汽等国产汽车品牌均在湖南设厂造车,且持续扩大规模,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先进计算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新兴产业加快壮大。

受产品价格回落、用能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2023年,全省工信战线突出帮扶强服务,常态长效开展“三送三解三优”“一起益企”等助企行动,全省工信系统清单化收集企业问题1.26万个,已解决1.15万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16亿元。

企业获得感增强,正向互动、良性循环、蓬勃向上的市场活力竞相涌流。数据显示, 2023年1至11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7%,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2.4元、同比减少0.57元。

(2023年5月12日,工程机械展现场人气火爆。李 健 摄)

实施三大标志性工程,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8月,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进行重点部署,提出要滚动实施三大标志性工程——培育10个千亿级企业,打造“4+6”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

把国家所需与湖南所能结合起来,这些标志性工程瞄准国际领先、全国领跑,厚植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抓手。

优质企业群体壮大——

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327.22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第466位,连续第二年上榜。

坚持大抓企业、抓大企业,全省工业千亿、百亿企业分别达到4家、50家,8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66家,总量保持在2万家以上。

大中小企业奏响融通发展“和声”。2023年全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8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8家。

优势集群实力增强——

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相继在南非布局总部基地,湖南工程机械海外竞争力持续增强;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商用磁浮3.0列车,轨道交通装备拓展新领域;

中国电子与华为强强联手推动“两芯一生态”向“鹏腾生态”升级演进,自主可控计算系统领域优势升级……

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4个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湖南,并不满足于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推动4个“国家队”制造业集群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2023年,湖南系统推进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区域级集群梯度培育,系统编制“4+6”优势产业集群“一图四库一清单”、新增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8个。

北斗产业发展提速——

扫码解锁一台共享单车,乘客可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开启行程;佩戴一枚电子手表,用户可使用双向北斗卫星通讯功能……在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装载北斗系统的各类设备琳琅满目,让观众大开眼界。越来越多的北斗应用,正在从“天边”走向“身边”。

湖南发挥北斗产业技术重要“策源地”优势,建立北斗产业及北斗规模应用部省联席工作机制,汇聚全省优势资源,集聚上下游企业500余家,加快打造国家单北斗和优先应用示范区。2023年,全省北斗产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18.4%。

(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开幕。童迪 田超 摄)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动能新优势加速壮大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作为全国率先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省份之一,湖南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承载最高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打通我国盾构机全产业链自主化“最后一公里”;

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中电科48所的国产离子注入机成功通过产业化考验;

涟钢高锰钢LNG燃料罐填补国内空白,在容器材料领域寻求更低成本的绿色替代材料和更大的效益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省将更多优势资源倾向先进制造业卡点堵点,推动“大校、大院、大企业”协同创新,持续实施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创造出多个全国乃至全球之“最”。省工信厅数据显示,48个“揭榜挂帅”项目突破关键技术109项,为解决多个世界、行业难题提供了“湖南方案”。

政府搭台,加快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转化效率、提高转化成功率。立足高水平自立自强,湖南大力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活动,不断健全创新平台体系。如在全国率先开展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认定18个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打通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促进我省新材料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与创新发展。

2023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六有”研发机构986家,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60家。目前全省有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占比达51.59%,全国排名第一。

发挥湖南制造大省和科教大省优势,加快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去年,我省建立重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联系机制,完善应用生态,为产学研合作架起“高速”通道。省工信厅数据披露,工信领域有64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业化落地,新评定“五首”产品应用186项,实施“产品创新强基”项目106个,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

(比亚迪长沙基地总装车间,新能源汽车排队出厂。辜鹏博 摄)

“湖南制造”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更优、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2023年12月,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投产。从高处俯瞰项目,煤气化、己内酰胺、聚酰胺等58套工程装置通过无数根管道互相打通,串联一体,组成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基地。高度智能化的中控室内,各装置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不必到现场便可精准把控各生产流程。

“新项目用原来2/3的土地,1/2的排放,实现了产能倍增,从年产30万吨己内酰胺的产能提升至60万吨,预计拉动下游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副经理李先华介绍。

一个生动注脚,折射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壮阔全景。2023年,我省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齐头并进,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

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

在2023年“潇湘杯”工业设计大赛入围总决赛上,一批经工业设计“二次加工”的产品引发关注。巧妙设计后,这些产品更实用、更美观、更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高端化发展方向,正引领我省制造业创造更高附加值。2023年,我省大力推进制造业“三品”和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认定“三品”标杆企业80家,新增3家全国质量标杆、6个全国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同时,推动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升级,新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家。

“湖南智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让工业设备“连得上”、让生产流程“看得清”、让质量管理“控得精”,“无人工厂”“透明化生产线”“机器人同事”等智能制造场景在三湘大地随处可见。

2023年以来,我省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以建设智能工位、智能制造产线(车间)、智能制造企业为着力点,让千行百业“数字化”武装,让万企千态“智能化”前行。

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新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3家、优秀场景42个,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11个,居全国第4、中部第1;新建智能制造企业940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517条、智能工位9785个。新认定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3家、标杆车间47个。

擦亮“湖南制造”绿色底色——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湖南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工业经济“含绿量”不断提升。

2023年我省提前2年完成45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改造,超额完成2023年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目标任务,从根源上解决“化工围江”“化工围城”问题。全年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2%,超额完成3%的年度任务。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77家,居全国第4、中部第1,绿色创建综合绩效水平居全国第6。

回顾过去一年,制造业大省湖南扛牢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光荣使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交出可圈可点的答卷。

刚刚召开的湖南省两会,指明新一年的发展方向,确定新的一年的奋斗目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描绘壮阔蓝图。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雷绍业表示,工信系统将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全会、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高地建设标志性工程、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推动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扩建中的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正抓紧建设。郭立亮 朱孝荣 摄)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