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3-12-25 14:5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盼盼 张尚武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张尚武

通讯员 周鸿鸣

最近,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2023年湖南粮食总产量613.6亿斤。其中,湖南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

(10月18日,衡山县白果镇,村民驾驶农机收割晚稻。曹正平 陈亮 摄)

丰收粮颗粒归仓。三湘沃野上,2295万亩越冬油菜绿意盎然。温室大棚里,辣椒、番茄等蔬果温暖过冬。智能养殖场里,猪住空调房、机器自动喂食。在长沙浏阳市的种业硅谷,3900多名科研人员身影忙碌,杂交水稻、玉米、辣椒等种子畅销全球。

冬去春来,茬茬接续,季季丰收。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湖南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澧县澧南镇栗木村,技术人员查看油菜毯状育苗长势。柏依朴 郭谷 摄)

良田种粮,“藏粮于地”落实处

“荒地变宝地,今年喜获丰收!”12月23日,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和平村种粮大户杨敏高兴地告诉记者,非粮化整治把荒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50至70公斤,今年托管村民的810亩稻田,挣了30多万元。

(11月19日,东安县芦洪市镇西江桥村高标准农田开镰收割。 蔡小平 摄)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湖南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从坚守耕地红线到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再到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不仅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标准也有提升。

进入冬闲时期,各地抢时间、赶工期,确保新建的345万亩高标准农田在明年春耕生产中投入使用。

(桃江县灰山港镇雪峰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工人在铺预制沟渠。胡盼盼 摄)

截至目前,湖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50万亩。高标准农田主要流向种粮大户手中,实现“良田+良种+良法”配套,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每亩节本增产增效逾200元。

优质农田产优质粮食。全省从上到下、党政同责抓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今年,全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145.3万亩,超计划任务10.3万亩。

科技入田,“藏粮于技”保丰收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农必先强种。

“杂交水稻的故乡”湖南,立足种业科研优势,扎实推进种业创新高地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启动实体化运行,耐盐碱稻、畜禽等十大种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技术攻关不断实现新突破。

(杂交水稻印在了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2万阿里亚里的纸币上。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王珏 摄)

全省农业系统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杂交水稻供种量占全国1/3以上,辣椒种子占全国1/4,畜禽供种量占全国1/1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8%提升至2022年的64%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湘潭市岳塘区“85后”农民陈艳创办的蔬菜基地。胡盼盼 摄)

越来越多农户,从靠天吃饭走向靠科技吃饭。

安化县养鱼大户王标才利用工厂化大桶实现高密度养殖,效益是普通鱼塘养殖的10倍以上。湘潭市岳塘区“85后”农民陈艳,通过大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设施种菜,亩产效益达3.2万元。长沙县种粮大户曾金,今年购买了全县首台油菜移栽机,不但省时省工,还能多收一季油菜籽。

(长沙县种粮大户曾金,今年购买了全县首台油菜移栽机。胡盼盼 摄)

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发挥湖南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作用,近三年湖南自主研发了水稻有序抛秧机、油茶采收机、棉花采摘机等41款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小专巧智”特色机具。

近三年,湖南粮油生产主要环节机具获补贴资金21.13亿元,带动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动力居全国第6位。

服务到户,“十代”模式增效益

“有合作社帮忙,种田效益好多了!”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廖河村种粮大户李志强因病不能干重活,200多亩水稻全部托管给资阳区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自己当起“甩手掌柜”,每亩还多了100多元的收入。

资阳区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负责人姚清明介绍,联合社通过提供“种子到大米”的全程服务,今年服务面积35万亩以上,带动3万多户农民,实现每亩增收100元左右。

品种、技术、农机等服务进村入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散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问题,让许多缺劳力、少农机的农民舒展眉头。

(龙山县召市镇召市社区阿香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采用工厂化机械育秧方式,一季可供3000亩水稻种植用秧。曾祥辉 摄)

着眼解决“谁来种粮”的难题,连续多年,湖南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省里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省涌现出8.8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小农户545万户,承担了全省6成以上的粮食生产,亩均节本增收180元以上。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已接近1000家,全省农业上市企业22家、居中部第1位。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去年达到2.1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新型农民活跃乡野。新田县新隆镇野乐村河口亭生态家庭农场,“90后”种植专业户谢辉回乡承包村里土地300亩,发展水果,禽类等种养殖。郭立亮)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近10年,湖南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7.6万人,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6元,位居中部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城镇居民。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