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内核,沿袭传承,世世代代。从《孔子庭训》的“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朱子家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不承载着智慧和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传递了古人对后代的希望和嘱托。
当今家庭,大多是“4+2+1”模式,即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个大人(爸爸妈妈)、一个孩子。按照我们的传统,这个家庭所有核心关注,甚至是所谓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而最关键的,是对他(她)的教育。这里,我要讲的是,母亲到我、我到我儿子之间,一直传承下来的一个“子不学,断机杼”的家风故事。
“子不学,断机杼”来自于《三字经》,说的是孟子小的时候贪玩,不爱学习,甚至逃学。有一天,还没有到放学的时候,孟子就回家了,母亲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呢?”孟子回答说:“我不愿意念书了。”母亲听了很生气,拿起剪刀就把没有织完的绸子给剪断了,然后对孟子说:“绸子是一根一根的丝织起来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割断了绸子一样,一切都半途而废,这块绸子也没有任何价值了。”孟子听了很惭愧,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逃过学,一心发奋读书成为大学问家。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就是从学前班过渡到小学的时候,课程多了,上课规范了,还有各种作业要写、课文要背等等,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贪玩的我一时适应不了,抗拒心理很强,经常找理由、找借口不完成作业,母亲就给我讲了这个故事。听过这个故事(当然还有很多励志故事),我慢慢改变了贪玩的毛病。二十年后,我作了母亲,我的儿子小谭同学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于是,历史重演,我照着母亲的样子,语重心长的跟他重复了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典故,六岁的孩子顿时不明觉厉。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语言、行为、习惯、规则等等,也就是家教、家风、家德、家传、家训、家规,它像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规制着家庭每一个成员,在他们身上悄无声息的烙下印记,世世沿袭,代代相传。好的家风,是好的约束、是好的规则、是好的自律、是好的品德、是好的素养,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积极向上的孩子们茁壮成长。随着我国加大对优秀文化的汲取和挖掘,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也促成了家风家训的发扬光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公德力量,促进了国家法制发展和社会风尚养成。
从古到今,从老到新,家风故事代代传,家庭风气日日新,看似无形却有形,根深蒂固驻初心!(作者 尹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