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早上8点,大连市三院介入手术室里,一台椎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即将开始。一助、二助、巡回护士全部就位,监护仪有规律的滴滴作响着,无影灯的柔光投射在无菌术区上,手术医生王迅穿戴完毕,径直走来。
洗手衣裤外,套着35斤的铅衣防护,再叠加无菌手术衣,人显得越发厚重大气了。这只是神经介入团队日常众多手术中的普通一台,但这充满仪式感的开始似乎又预示着它的不普通。
局麻下经桡动脉穿刺入路,导引导管顺利到位,造影右椎动脉开口90%重度狭窄,狭窄重、斑块硬,小球囊于狭窄处预扩张后,药物涂层支架精准定位释放,造影见血管成形良好,远端血流改善,手术如期望般顺利。
2毫米针孔,25分钟竞速,屏气凝神,抽丝剥茧般精细的操作,换来贯通复苏的结果。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大连市三院神经介入团队首次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有症状的颅外重度狭窄疾病也大获成功。
手术的成功为治疗椎动脉重度狭窄,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提供了新方向,新选择,也使市三院成为了大连地区第二家引进植入的医疗单位。
术后两小时,一直精神萎靡、言语不清的患者葛大爷竟然躺不住了,兴致勃勃要吃东西,面对这突然的转变,家属高兴的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温馨的画面总是触动人心。充满信、望、爱的故事,在神经介入团队一直上演。
11点,上午4台手术顺利结束,周传广医生疲惫的回到病房,准备书写记录重整医嘱。眼看已过12点,距离食堂中餐结束时间越发近了。迎面又是患者家属闻讯而来,咨询病情;会诊单一张罗着一张,习惯处理完所有事情再吃饭休息的他,又打起精神投入工作了。
作为科室的“一哥”,同事眼里的“卷王”,人人尊称的老师,他从业二十余年,带了大半科室的徒弟,严谨务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更是时刻影响着年轻医生们,时而鞭策,常常引导,润物无声。
读博归来月余的任彤医生,轻松瘦身15斤了,比起科研繁重的脑力工作,临床操作实打实的锻炼人。每天三十多斤铅衣上身,配着防水不透气的手术服,汗如雨下。最近他迷上了拔罐儿,常笑言道,一整天下来,湿气实在是有点重啊。
不辜负每一份信任和期许,是王迅主任所带领的市三院神经介入人的执着和坚守。
作为急诊卒中救治梯队的重要一环,这里的医生们,几乎是全年无休24小时随时待命的,风雨不误,哪怕是周末,上下夜班的医生们,一早也都会来到科室查房。每天多看几眼患者,早已成为大家的默契,是习惯更是传承。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介入医学已经在血管疾病诊疗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脑血管病诊疗领域,从缺血到出血、从急救到预防,神经介入已经成为了整个脑血管病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线技术。
微创时代的来临,新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且将大家期望的损伤少,切口小,恢复快发挥到了极致。王迅主任表示,团队的医生们将铭记使命,不断研习探索,克服困难,直面新的机遇和挑战,力求让患者在治疗上有优质舒心的体验,在方案上亦有多元化的选择,让更多的滨城百姓受益。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谢峰)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