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保险服务擦亮发展“成色”
2024-07-04 09:1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何金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从乡村到城市,从科技创新到民生保障,一项项惠民生、利长远的保险政策,在湖南加速落地落实。2023年,湖南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693.99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254.86万亿元,以科技“亮色”、服务“暖色”提升发展“成色”。

护航“制造湘军”,助力“民心工程”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湖南保险业以大力度、多层次、宽渠道的金融支持,让企业研发创新更有底气,助力“制造湘军”实力“出圈”。

“牵手”中联重科,太保产险湖南分公司专门组建工程机械专业理赔团队,为企业保驾护航近20年。支持湘潭钢铁集团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近3年来为其提供上亿元风险保障。

去年7月,中国信保湖南分公司精心设计承保方案,为湖南星邦智能装备公司新批复6000万美元信用限额,帮助公司化“危”为“机”,海外业务突飞猛进。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了解到,2023年,全省财险公司累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保险保障1.3万亿元;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18.79亿元,累计赔付7375.46万元。

去年10月,湖南某盐化公司领到30万元保险理赔款。这是全省首笔环境污染案件预赔款,帮助企业快速进行应急处置,顺利恢复生产。

勇担行业使命,发挥服务优势。2022年,湖南启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23年,全省环责险共提供风险保障30.7亿元,同比增长94.7%。

近年来,越来越多险企深耕湖南,注入“真金白银”。据统计,2023年,险资入湘落地金额95.37亿元,服务地铁3号线、棚改、智慧停车、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助力一项项民生工程成为三湘百姓的“民心工程”。

普惠保险频频“上新”,特色农业险新鲜“上架”

一口爆辣小龙虾,一口冰啤酒,上周末暴食一顿后,长沙市民小杨胃病犯了。

他用手机登录“普惠门诊保”进行在线问诊,随后,药品送到家,还能线上报销。“买得起、用得到,实惠又方便。”小杨说。

去年6月,“普惠门诊保”上线。这是湖南首款互联网门诊医疗保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在线问诊、购药、理赔“一条龙”服务。

这几年,“湖南爱民保”“湖南医惠保”“护湘保”等普惠保险频频“上新”,满足老百姓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从就医到养老,从教育到就业,民之所盼,保险业行之所往。

作为长期护理保险主承保公司,财信人寿为湘潭市数千名失能老人撑好“长护伞”。湖南的建筑工人、安保员等群体有了“安业保”,助力“他乡”变“故乡”;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人员,有了特别务工意外保障。

近年来,湖南打造千亿农业保险市场,越来越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险“上架”。目前,湖南已构建覆盖50多个险种的农险补贴品种体系。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覆盖全省62个产粮大县;省内51个生猪调出大县实施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保险费率全国最低。

2015年,常德伢子戴宏回到家乡,流转百亩农田种水稻。有了农业险这颗“定心丸”,他扩大种植面积信心更足。今年,戴宏给自家480亩水稻全部买了农业险。

今年1至5月,全省农险提供风险保障945.17亿元,同比增长24.69%。

插上“科技之翼”,应对风险隐患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应对巨灾风险,如何更加从容?

6月,杨梅进入丰收期。“今年持续降雨,杨梅品质不太好,价格也卖不上去。”怀化靖州的杨梅种植户祝小满告诉记者,好在有“杨梅保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种植户的损失。

2018年,湖南试点首款“杨梅气象指数保险”。只要达到预设的气象要素触发条件,杨梅种植户就能获得保险理赔。

今年,株洲市茶陵县的3900多株古树名木,都拴上了“保险绳”。

连月来,受持续降雨天气影响,茶陵县多棵古树受损。目前,保险公司已完成核损工作,预计理赔金额超8万元。

从田间地头的一行行足迹到移动端的一次次点击,保险服务插上“科技之翼”,不断蝶变升级。

2020年,“湖南人保智慧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上线,全国首创气象服务与保险数据、水淹物联预警、防灾服务流程深度融合交互。

自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推送各类预警信息296.8万条,调度防灾人员和车辆超1.5万次,完成4000多家重点客户单位的防汛检查,巡查值守1100多个城市低洼地带风险点,转移涉险财产1000多处,迁移涉险车辆8000多辆。

借力数智赋能,过滤风险隐患,湖南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坚实步伐。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鲁红)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