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温《湖南少年歌》,学史励志新时代
2021-05-06 15:36   来源:华声 • 经济  作者:三石 编辑:欧阳锟

  ——感于2021年“五四青年节”记

  作者 三石(中共临武县金江镇党委书记)

  少年歌中,杨度先生“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激愤呼吁,唤醒了湖湘少年发奋图强的精神气质。“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作为一名湖南人、一名年轻党员,只要一听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陈赓、黄克诚、许光达、陈树湘等名字,无不心潮澎湃。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年轻干部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生死之危,但肩负着实现“三高四新”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常葆进取之志、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敬畏之心,方能不辜负光阴、不辜负自己、更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常葆进取之志,需要“行之有理”。这个“理”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学历高并不等于理论水平高,这是年轻干部面临的普遍问题。年轻干部若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谈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就显得苍白无力,也自然会丧失进取为民的根本之志。重业务、轻学习,重技巧、轻哲学,重速度、轻消化,似乎成了不少年轻干部“学理”的通病,不加以改变,只能是“蜻蜓点水”而达不到“格物致知”。只有珍惜机会、珍惜时光、聚焦主业、养成习惯,才能不留下“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

  二、常怀感恩之心,需要“行之有道”。这个“道”必定是从政为民的人间正道,必然是善作敢为的创新之道。年轻干部必须涵养为民情怀,走群众路线,方能取经得道。当前,年轻干部中诸如羞于谈理想信仰而贪恋权力级别、善于写官样文章而不调研实践、长于讲只要结果而不亲历过程等等不正之风值得警惕。细微之处更显情怀,其实就是告诫我们必须摒弃政客思维,树立政治家思想,切实做到“眼睛向下、心往下沉、脚走进去”,行共产党人的应行之道。

  三、常怀敬畏之心,需要“行之有戒”。这个“戒”既是讲政治、讲规矩的基本要求,也是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官职在长,官僚主义的作风不能长,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心存敬畏、自觉自省。年轻干部少年得志有闯劲却容易骄傲自满,精力充沛有干劲却容易盲目冲动,展翅高飞有冲劲却也爱惜羽毛,这一特殊的矛盾性如剑之两刃,可好可坏。因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伤仲永故事不断在重复上演。我想只有把握住“平台是组织给的”的原则,保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的态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法,才能走的稳、行的远。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一百多年前,一群湖湘青年,从岳麓山下的新民学会出发,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一百多年后,同样有更多的湖湘青年,服务三湘四水,更应励志奋斗,勇作时代弄潮儿。


分享到微信
新鲜资讯
关注华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