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聂飞燕 李琴
晨光熹微,轻柔地洒落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每一寸土地,为这座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梦幻薄纱。“国培计划(2025)市县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小学语文A0024)”第二天的培训,就在这如诗如画的氛围中,带着满满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缓缓拉开了它璀璨的帷幕。
国培启幕:廿三载初心熠,教育星火续燃
国培计划开课之前,邵阳市东塔小学的聂飞燕老师站上分享台,动情开启二十三年育人故事的讲述。从乡村土坯教室里的代课老师,到城市校园中温暖的班主任,她始终以“做一盏灯”的信念,照亮孩子们的心灵。她曾倾心助力怯懦少女袁诗杰驱散阴霾,如今,女孩已接过教育的火种,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
首日培训,彭宣红、付孟云等专家的讲座如春风化雨,为聂老师注入新能量。她坚定表示,将以热爱为燃料,续燃教育灯火,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征途。分享尾声,湖南省特级教师刘想艳优雅登场,开启新一轮教育智慧的传递。
智慧交融:讲座的深度启迪
湖南省特级教师刘想艳的讲座——《回到原点教作文,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宛如一场淅淅沥沥却滋润万物的春雨,悄然间滋润着每一位教师那颗渴望创新、追求卓越的心田。
她目光坚定且温和,娓娓道来,指出作文教学必须回归语文教材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她以经典课文为范例,逐字逐句剖析其中的写作技巧,从精妙的修辞手法到巧妙的结构布局,让教师们深刻领悟到,原来教材就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写作宝藏。同时,她着重强调要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鼓励孩子们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的细微之处,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从内心深处涌起“想写”的冲动,进而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转化为“会写”的能力。教师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记录下每一个关键要点,仿佛在绘制一幅作文教学的宝藏地图。
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吴波主任带来的《小学语文“教评学一体”设计与实施》讲座,则像是一盏在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灯,为教师们照亮了教学创新的全新路径。她声音亲切柔且富有感染力,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贴近实际教学的案例,详细而深入地阐述了如何将教学、评价和学习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高效运转的教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教学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评价也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判定,学习更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种创新的设计理念让教师们眼前一亮,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大家纷纷陷入沉思,思考如何将其巧妙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互动共进:碰撞思维智慧火花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得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将整个培训教室都映照得温暖而明亮。
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教师站起身来,脸上带着质朴而真诚的笑容,感慨地说:“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作文教学不必追求那些高大上的形式和技巧,真实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素材库。我们山区有那么多独特的风景和淳朴的故事,这些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宝贵财富。”另一位教师则对吴波主任的“教评学一体”理念赞不绝口,他激动地说:“这种设计太实用了!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像给教学装上了一个精准的导航仪,我们可以根据反馈迅速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探索着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随着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丝线,温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第二天的培训画上了圆满而充实的句号。但教师们心中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却愈发强烈,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他们如同怀揣着梦想的勇敢航者,在“国培计划”的引领下,即将踏上新的教育征程。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定能将所学所悟灵活运用到课堂中,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会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畅游,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而他们自己,也将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收获成长与幸福,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